旅行中意外发生的事总是使人难忘的。十四年前,旅游远不如今天那样寻常,因而旅途中经历的种种,尤令人记忆犹新。
离开慕尼黑的时候,兴奋的心情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慕尼黑神话般的皇宫、珍藏着无数艺术珍品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以及鲜花布满阳台和窗台的街景,还因为我们自己策划的欧洲之旅在没有旅行社安排的情况下,凭着一套火车联票,从德国汉诺威出发,已经顺利地走过了海德堡和慕尼黑。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使旅行锦上添花。下一站是奥地利的萨尔茨堡——莫扎特的故乡。
萨尔茨堡火车站的附近,旅馆还真不少。但问了两家都回答说住满了。第三家看上去像欧洲的乡村别墅,前厅不大,但布置得十分温馨,给人一种到家的感觉。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年轻小伙子,一米八九十的高个,金黄的头发。他告诉我们所有的房间都满了,但有一间双人房,晚上十点客人离开,可以留给我们。此行我们七人,一间双人房也解决不了问题。小伙子接着告诉我们,这两天在萨尔茨堡举行一场重要的足球比赛,所以城内城外所有的旅馆在一个月以前就已预订一空。这可是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夜幕已经降临,今晚总不能露宿在萨尔茨堡街头,大家一致同意折返火车站。晚上九点三十分,我们登上了途经萨尔茨堡、终点是林茨的火车。
林茨是奥地利第三大城市、上奥地利州首府、重工业中心。八月的欧洲已能感觉到阵阵秋意,雨后的林茨,空气特别凉爽清新。我们在绿色的多瑙河边漫步,坐有轨电车穿越城市的中心观赏街景。多瑙河宜人的风光、市中心广场上金色的雕塑,一切都令人赏心悦目。只是原想参观莫扎特故居、感受音乐之乡氛围的愿望未能得以实现而略有惆怅。就在我们穿越一条无人的小街,准备离开林茨之时,同行的张教授忽然指着一座白色的小楼说:“莫扎特”。所有的人都停下了脚步,聚拢过来。小楼的墙上钉着一块铜牌,告诉人们小楼与莫扎特的往事。在安静的街道和空无一人的小楼前,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看到了十八世纪,这悬挂着白色蕾丝窗帘的小楼里活跃着音乐大师莫扎特的身影。一首首经典的乐曲仿佛正从小楼飘送出来,回荡在小街的上空,萦绕在人们心头。
奥地利因为维也纳而骄傲,因为莫扎特而享誉世界。但现在我们的记忆中不能忘记的还有林茨。
旅欧计划中,最后一站是心仪已久的巴黎。计划在意大利的罗马坐19:00的火车,于第二天中午到达巴黎。18:50,火车缓缓地进站了。
当大家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地跑到我们乘坐的车厢前,却被列车员挡住,说我们没办卧铺,不能上车。但他立刻又指着站台入口处说,可以去那里办。于是我们留下四人看行李,三人又狂奔起来。站台入口处浓眉大眼的意大利小姐毫无表情地告诉我们,这趟车的卧铺票三天前就售完了,而且明晚和后天晚上这趟车的卧铺也满了。但是没有卧铺票是不能坐这趟车的。我们呆呆地看着列车离开了罗马火车站。不可改变的是我们已经买好了从巴黎返回上海的机票,我们必须立刻离开罗马。
再次在罗马火车站的售票处耐心地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在密如蛛网的火车时刻表前,我们终于找到有一趟21:00从罗马出发,途经意大利都灵到法国里昂的火车。没有任何选择,我们得尽快赶往巴黎。于是第二天凌晨,我们到达了都灵。
都灵火车站清冷得很。火车离开都灵车站的时候,下起了雨。窗外的景色不再是色彩艳丽而浓烈、像油画般的欧洲田园风光。雨雾中,疏淡而显朦胧的田野倒有几分像中国的山水画。一波三折,到达巴黎的时候,车站外的广场上一片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