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书馆和我们
秦廷模
  秦廷模

  日前到上海图书馆听报告,电梯里同乘的是报告会主讲者曹景行。我与他是从前市西中学的同学,彼此一说话,主题就直奔了图书馆,因为我们都曾是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小读者,一同参加过那里的活动。我说当初指导我们的浦老师就在这里退休的,他现在还笔耕不辍。曹景行说,近来正好想到他。

  电梯里的短短几句话让我的思绪如潮水般滚滚而来。

  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电子传媒,也没有请家教和读辅导班的风气,只有同学们一起参加的互助活动。另外就是看书。连环画看不够了就要看大人书,那是指没有图画都是文字的书。后来就到少年儿童图书馆借书看书,并成为我们经常的活动。

  和现在的小朋友相比,我们那时有较多空余时间可以支配,所以经常课余时间去图书馆。

  在少年儿童图书馆里我们还参加了义务劳动,为小朋友当服务员。图书馆指导老师组织我们看一些指定书再写读后感,然后贴在墙上相互交流。有时还叫我们与作家一同开座谈会讨论一些问题。  

  一次与《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们座谈,出版社要大家提再版时增加的内容。记得曹景行提出的问题是,发展地方戏剧与推广普通话是否有冲突。 

  到了六一儿童节或者国庆节,少儿图书馆常和少年宫联合举办联欢会庆祝。在一次联欢中参加了与画家伯伯的见面会,张乐平和程十发来与我们交流后当场泼墨作画。程十发一边绘画一边幽默地说:“张乐平画的三毛加了七根头发,就是我程十发了。”

  浦老师每次看见我们都面露笑容,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到那种温暖和慈爱。他对于小读者们有一种园丁看到花那样的欣喜。图书馆的老师们耐心细致地对待我们,甚至还走访我们的家庭,所以让我们感到那里是我们的第二母校。

  我经常去那里活动,延续到初中毕业,再衔接到去上海图书馆。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去图书馆的习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图书馆和我们
多用眼睛和心去感受美
找 光
种子与土壤(十一)
再看赵家园
做官不发财
今宵灯谜
黑花生·黄桔子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图书馆和我们 2013-05-11 2 2013年05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