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专业”之外
左妍
  左妍

  “你今天流的汗和泪,都是你当初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又到一年毕业季,高考也临近,这句话又在网上被疯狂转发。

  近日在北京高考填报志愿现场,一名女生问记者,新闻学如何?记者马上以“业界良心”的姿态摇头;再问老师,教育学如何?老师忍不住皱眉。女生一脸茫然:选专业比选老公难。

  选专业是门技术活,翻遍志愿书,一个个打钩画叉,既要考虑学校分数段,又要考虑自身兴趣、招生率、就业率,问了一圈过来人,综合各方意见选了勉强感兴趣又“有前途”的专业,就这么过了四年,而毕业后万一工作不好找,又一股脑儿全部归咎于所选的专业不对。

  专业固然重要,过去的选择会影响以后的发展,但任何专业都有成功者和失败者。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说,千万不要以为进了某专业就进了成功保险柜——同样,更不要把自己职业的不如意归咎于平白无辜的“专业”。专业能给你一张登临人生大舞台的演出许可证,但要得到万众欢腾的演出效果,你还要运用专业之外的一些东西。这和陆游逝世前写给儿子的忠告很相似,“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在国内,中学生忙于应付各项考试,也许并没有很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以及培养职业规划,只能在短短几天内匆忙决定四年的轨迹。但大学四年,有足够的时间培养特长,并且逐渐清楚自己要什么、在哪方面有潜力,此时重新考虑职业规划也许并不晚。而现在的大学,也给了学生多样化的选择,转专业,学二专,继续深造等,都让那些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有了“二次投胎”的机会。

  回想几年前我填专业,也有人给了或严峻或温情的提醒,但最终我还是填了最感兴趣的“新闻学”;找工作时曾尝试酒店、金融、广告等行业,尽管后来还是选择了媒体,但尤记得参加某银行面试时考官说的话,“我们固然希望应届生有专业知识,但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第一是价值观,第二是综合素质,第三是学习能力。”

  所以,那些令你纠结的专业,其实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专业提供给你技术支持,并非核心价值,关键还是综合能力的培养。所思所行,才最终铸成命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在国内“到此一游”同样丢人
逃离地球
“专业”之外
餐饮燃气隐患亟需“居民听证”
肥了谁?
从“他们的遭遇”到“大家的危机”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专业”之外 2013-05-28 2 2013年05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