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方式应“更安静”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棱镜门”事件的不断发酵,美国政府面临如何妥善处理美俄关系、美中关系以及美国和拉美国家关系的考验。美国如果处理不当,只能加重这一事件的“副作用”。
美国白宫和国务院24日表示,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允许斯诺登离港,背后应有中国中央政府的同意,而且这将给中美关系带来负面影响。美方同时敦促俄罗斯政府立即将斯诺登驱逐回美国。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5日表示,美方对中国中央政府的指责缺乏依据,中方对此不能接受。中方希望美方与中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对话合作,管控摩擦分歧。
北京大学教授贾庆国指出,中国已充分注意到美国的利益,没有就“棱镜门”对美国作出任何高调的公开指责。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4日载文说,批准(向斯诺登提供庇护)才是打美国的脸。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葛来仪表示,她对白宫方面所用的“严厉言辞”感到惊讶。她说,特别是在斯诺登爆料称中国高校及学生也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范围之内后,中方更不可能按美国要求和期待将斯诺登遣送回美,如果美方官员曾作出这种预判,未免太过不切实际。
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25日直言,俄罗斯与美国未签署引渡协议,不会把斯诺登交给美国。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科德斯曼认为,在处理斯诺登的问题上,美国如果想达到目的,就应更低调处理,尤其是找到“更安静的方式”来与俄方、中方沟通。
两党阵营一致对外
“棱镜门”事件在美国国内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会层面,除少数议员要求检讨秘密监控项目对国民隐私的侵犯,两党阵营主流派此次竟然放下在重要议题上的分歧,一致力挺针对海外目标、得到国会批准的“棱镜”项目,指责斯诺登的泄密行为危及美国国家安全,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众议院情报委员会18日专门为“棱镜门”事件召开听证会,纵观整场问答过程,不仅没有常见的“针尖对麦芒”的争辩,甚至能看到多名众议员与前来作证的美国国家安全局、联邦调查局、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等情报机构高官在问答环节“友好互动”,一致为监控项目辩护。
无法掩饰民意鸿沟
不过,国会层面的“一致对外”无法掩饰美国民间对“棱镜门”事件的看法分歧。
据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17日公布的民调结果,49%受访者认为斯诺登的泄密行为有利于公共利益,44%受访者认为有损于公共利益。这与人们2010年对维基揭秘曝光大量秘密文件的反应有较大差异。当年,仅有29%受访者认为维基揭秘的泄密行为有利于公共利益,53%持相反意见。
白宫请愿网页上要求赦免斯诺登的条目已迅速搜集到“达标”的10万个签名,这意味着白宫应派官员或助手出面回应。
新华社记者 孙浩 王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