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海域观园”首届上海荷花展明天在古猗园开幕,打造“水平衡”生态工程其实早在春季就已展开。园艺专家、水治理专家共谱荷花的“生态平衡”之曲。
小龙虾破坏力惊人
张牙舞爪的小龙虾,不仅繁殖能力、生存能力惊人,它的破坏力也不小:某山区省份曾在梯田中引入小龙虾,本意是发展复合经济,不想爱打洞的小龙虾硬生生把梯田打穿,使梯田失去了蓄水能力。南美的一个大型荷花展,就因为小龙虾而成了“残荷展”。
小龙虾凶猛的双螯能咬断、咬折荷花茎叶,轻则让荷花伤痕累累,易感染真菌、病虫害,重则让荷花缺茎少叶,影响花开质量。
水系是个系统工程
古猗园园长吉琴告诉记者,公园水系环境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兼顾各种因素,荷花种得好、开得盛,最好河塘有淤泥,水深一般在1.5米至2米,最好1.5米以下。然而,游客对公园水质要求非常高,最好能清澈见底。去年,古猗园投入大量资金,对水系进行了清淤,并种植水草净化水质。在水下种植水草,水中养殖的鱼类就不能太多,这样小龙虾家族就可能因为少了天敌而不断扩大,对荷花带来潜在危害。
生态平衡才是关键
荷花、水质、水草、鱼类、小龙虾在一起能否和谐相处,关键是能否达成生态平衡。古猗园在面对小龙虾的潜在威胁时,没有简单地对小龙虾“痛下杀手”、一除了之。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季小龙虾繁殖季节,古猗园已通过治理,解除了小龙虾危害荷花的“警报”;近日,园方将在水域中投入食肉的凶猛鱼类,像黑鱼、地图鱼、花老虎等等,形成一环扣一环的生物链,力求达成水系生态平衡;在小龙虾的另一个繁殖季节——秋季,园方将再进行一次“专项治理”。园方也盼望专家学者能为公园养荷治小龙虾献计献策,形成一个更和谐、更美丽的公园“水环境”。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