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勿让恶犬再伤人
季颖
  季颖

  有的消息,看了让人非常难过。

  眼前就有这么一例:6月27日,大连某小区,一名3岁半的女童,遭到别人饲养的藏獒袭击,因颈部被咬断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新闻如潮水,一阵唏嘘与谴责之后,人们的注意力,又会被新的热点或话题覆盖。大连女童的不幸遭遇,不知能否唤起养犬者和有关部门对恶犬伤人事件足够的警醒。

  我的一个同学曾亲身经历大型犬的袭击。那天,她抱着两岁的儿子在小区里走,突然,斜刺里冲出一条半人高的金毛犬,扑向她手中的孩子。她吓得大叫,几乎是一个母亲的本能,瞬间转身,用自己的身体挡在金毛和孩子之间。孩子没有被狗爪碰到,但她的大腿被抓了一把,留下了深深的爪痕,不得不去打狂犬病疫苗。最可气的是,那只金毛的主人,面对被吓哭的母子,居然说:“我们家金毛不咬人的,它看到小孩子,逗着玩儿呢。”

  金毛也许是不咬人的,但不熟悉它的年轻妈妈和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过度热情”,该会有怎样的惊恐?倘若妈妈吓得没抱住孩子摔在地上,又会有怎样的后果?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养犬人携带犬只外出,应当为犬只束牵引带,为大型犬戴嘴套。可像金毛主人这样放任自流的饲养者,到各个小区看看,还真不少。

  现在很多社会问题,争议双方不是简单“对”与“错”的关系,而是“对”与“对”的关系,即各自一方的诉求,都有合理性。小区养猫狗等宠物的纠纷,就很典型。如果在任一小区里就养宠物进行投票,基本上是50%对50%,支持和反对的差不多。作为不养宠物的那50%中的一员,我理解并尊重养宠物者的爱好,但希望他们用良好的自律和遵守法规的行动,对得起别人的尊重。狗的行为,折射的是主人的素质。细细一根狗绳,牵的是公德和法治。

  自律之外,他律也很重要。像犬类管理,不但有法规,还要有执行。相关部门可否借助每年宠物登记和打疫苗的机会,建立犬只数据库,对养大型犬的人家,给予必要的提醒和抽查,对偷养法律禁止的烈性犬的,坚决处置。防患于未然,不能总停留在悲剧发生后的书面总结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市场之窗
   第A30版:健康/市场之窗
   第A3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3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上海荷花展特刊/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精华路线
   第B04版:国内名胜/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法律能否为“常回家看看”托底?
勿让恶犬再伤人
明媚的忧伤
传播“快时代”,要有“慢思考”
真假羊肉串
面对“唱衰”把定一个主意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勿让恶犬再伤人 2013-07-02 2 2013年07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