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不信司法信传言”的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成因。但无论如何,这不能成为不实信息藏身的土壤。
信息传播越快越简单,我们越需要让思考慢一些,用一杯茶的时间思量一下、搜索一番,或者让信息沉淀一会儿,多一些交叉质证,很多臆断就会不攻自破。先辨真伪,再论是非,这样的顺序才会让公共空间更有效率。否则沸反盈天的讨论、义正词严的批判,很容易因为基本事实错误而自摆乌龙,徒然消耗公众情绪和社会资源。
身处网络时代,拥有健全的判断力,是一件比拥有海量信息更为重要的事。如果我们让判断力屈从于一己的立场、一时的情绪,不惜让扭曲的事实成为偏见的注脚,根据虚假的命题得出错位的结论,只会让我们在狭隘的个体世界里越陷越深,永远无法形成健康的公共讨论。
在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无暇思考的时代,我们有必要让脚步慢一些,让头脑冷静些。(白龙,见今日人民日报第5版,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