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母出资买房视为赠与?
潘巳申
  阿竹与阿菊一见钟情,恋爱几个月后,领了结婚证。当小夫妻俩某日谈起要购买一套住房时,阿竹脱口而出:我爸早就说过,只要有我们看得上的房子,钱由他们来出。小两口看定房子后,老两口二话没说一次付清了全部购房款,房产证上也直接写上了阿竹的名字。

  谁知不到一年,阿竹和阿菊要离婚了,在递进法院的诉状中,两人仅有一点异议。阿竹说房子是爹妈买给自己的,要不产证上怎么就写了阿竹一个人的名字?阿菊说非也!明明是买给两人结婚住的,怎么会没妻子的份?要问阿竹爹妈当初的意愿吧,老两口自然一口咬定只传儿子不落外姓。法院在判决准予双方离婚的同时,把唯一争议的这套房子判给了阿竹。

  市二中院专事房地产纠纷审判的韩峰法官认为:这对夫妻是属于婚姻基础不好的那种,在婚姻裂隙确实无法修补弥合的情况下,判决离婚是于法有据的。双方唯一争议的房产权属问题,类似的情况现在并不罕见。父母出资为已婚尤其是新婚的子女购买房产,虽然心里想着只给自己的子女而不给子女的配偶,但一般不会特别以书面形式明确表示是赠与自己子女一人的,通常是将该房产直接登记在自己子女的名下。这倒并非吝啬,主要还是具有风险意识,今后万一婚变不至于赔了夫人又折房。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使然,是中国的国情。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是,当子女的婚姻关系破裂时,该房产究竟是产权登记人的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往往争议较大。我国婚姻法对于继承与赠与法律关系中的类似情况有明确规定,“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而类似本案的问题现行婚姻法没有明文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最高法院制定了相应的司法解释解决了这一问题,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上述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因此,本案中争议的房产应属阿竹所有。         潘巳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世经经纬/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8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基金纵横
   第B10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2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民生上海
   第B14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5版:品质嘉定 美丽新城
   第B16版:民生上海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首届上海荷花展特刊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家装专版
合同到期才发现自己怀孕了
死亡婆婆的来电
前公司的赔偿金拿得到吗
父母出资买房视为赠与?
鱼干查出敌敌畏
致读者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A27父母出资买房视为赠与? 2013-07-05 2 2013年07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