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教育周刊/留学交流
     
本版列表新闻
~~~——《我家的“洋高考”》作者仲丽娟分享个人经验
~~~——《我家的“洋高考”》作者仲丽娟分享个人经验
~~~——《我家的“洋高考”》作者仲丽娟分享个人经验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学,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
——《我家的“洋高考”》作者仲丽娟分享个人经验
王蔚
■ 希望孩子“越飞越高”,也需量力而行 图 CFP
  今年暑假,许多中小学生家长见面,不再只是打听哪一家“培优”机构质量好,游学、到美国参加夏令营成为越来越多父母关注的话题,而游学这个“前奏曲”之后,留学的主题被越来越多家庭提上日程。

  2013年初,一份针对50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中学的调查显示:43.2%的受访学生表示将会在本科阶段留学。根据美国有关部门2011年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统计,2010至2011年度,中国在美国的入学人数已达到15.8万,连续两年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约占美国海外留学生总数的22%,其中本科生56976人,增长幅度达到惊人的43%。2011年,报考托福的考生中,18岁以下的考生比例增长了一倍多。

  这一组组数据之后,是中国家长们的焦虑:我的孩子要出国留学吗?我的孩子适合出国吗?如果要出国,需要何时开始做哪些准备?在8月14日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孩子留学,家长需要怎么做”的讲座上,《我家的“洋高考”》一书作者仲丽娟分享了全面、细致的留学准备经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称赞说,这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导“洋高考”的“教科书”。

  事先评估

  是否具备六大能力

  讲座上,仲老师首先分享了根据她的研究总结的可以去留学的孩子应有的六大特征。

  ■ 心理准备 依赖性强的孩子,一旦到了全新的环境,很容易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学习负担等方面遭遇适应困难。因此,想留学的孩子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

  ■ 语言能力 英语水平如何,不仅决定能否顺利申请到好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未来听课、作业的完成,交友的顺畅。如果就读语言学校,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 经济能力 留学是一项有价值的投资,但这投资未必有很大的回报。家长要准备足够的资金,使孩子在不打工的情况下能愉快生活。孩子打工是接触社会、增长才干的手段,而不是减轻家长经济负担的途径。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佳,会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

  ■ 国内中学的成绩 不仅因为国外大学优先录取GPA高的学生,更是因为申请大学是留学的开始,而不是终结。一般而言,国内成绩的好差与留学的收获成正相关。

  ■ 自主学习能力 国外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与中国差别比较大。不熟悉自主学习,又不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孩子,应慎重考虑留学事宜。

  ■ 兴趣与专长 国外学校对学生的选择,除根据学习成绩外,学生的课余活动、兴趣与专长、社区活动、获奖情况等都会列入评估。这个要求远超出中国的应试教育。

  挑选大学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随后,针对大家都关心的怎样选大学的问题,仲老师条分缕析地从三个方面作了分析。

  第一,大学排名与专业排名哪一个更重要?

  根据她的研究,如果读本科,主要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的综合性大学或文理大学排名为主,同时考虑专业排名;如果读研究生,分两种情况——打算回国就业的,选择综合排名高的;准备在国外就业的,以专业排名为主。但同时,也不能完全迷信排名,比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莫尔斯就曾指出:“虽然排名说明问题,但不说明一切,需结合地理位置、校园生活、学科广泛度、专业知名度、学生活动、体育项目、学费及奖学金的可能性综合考虑。”

  第二,学院和综合性大学哪一个更适合?

  仲丽娟认为,这两类大学很难讲清孰优孰劣,它们最大的区别是文理学院更侧重通才教育,综合性大学更侧重应用性的专业教育。她的个人意见是,请根据孩子的人生规划作选择。

  第三,如何选择大学的地理位置?

  仲丽娟认为,学校所在地繁华,孩子容易找实习工作;学校所在地偏僻,有利于孩子安心学习;如果孩子“消费能力强”,建议选择安静的小镇。总之,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不能人云亦云。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3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6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留学交流
   第B06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
   第B08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如果没有中高考 可能找不到学习方向
留学,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
顶尖高中生 阅读大挑战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留学交流B05留学,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 2013-08-21 2 2013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