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十五叹月时
徐丽霞
  徐丽霞

  又是中秋,赏月正当时。小时候,我总是搬了张凳子坐在家门口,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传说。抬头望月时,总觉得嫦娥就在寂寥的广寒宫中,抱着玉兔俯视着芸芸众生。她,是在思念后羿吗?

  皓月当空,赏月的人,万千思绪,万般情怀,总与月亮相关。

  北宋诗人晏殊在他的《中秋月》中写道:“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写的是中秋夜,作者身在异乡的孤寂情怀,想象嫦娥遥望人间万家灯火,感到广寒宫是那么冷清,桂花树是那么孤清,借嫦娥羡慕人间天伦之乐来抒发自己远离家乡的孤独。

  苏轼也作了一首《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两句描写了月亮从早到晚的变化,喻示人生多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今夜的美景不常在,明月呀,明年中秋,我会在何处观赏你呢?作者借此诗抒发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苏轼的《水调歌头》也是对月抒怀,但风格却别具一格,充满了瑰丽的想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作者通过对天上仙境的想象,顺便过下神仙瘾,何其浪漫何其飘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借月亮表达了对人生无奈的感叹。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写得极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海上升起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在这一刻共望着月亮,彼此思念。有情人埋怨漫漫长夜,整晚想念对方。吹灭蜡烛,满屋的月光惹人怜爱,披上衣裳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太多的悲欢离合,无处诉说,因此诗词里的月光,总是充满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也充满了瑰丽而神秘的想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读者之声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4版:战例/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7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8版:广告
织布
又到十五叹月时
王朔嫁女
你有什么包子
吵架
说服“老更”
今宵灯谜
在芝加哥跑企业竞跑赛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又到十五叹月时 2013-09-19 2 2013年09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