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企业竞跑赛第一年进入中国时,听说比赛只接受“团队报名”,我十分好奇,这不是接力跑,为什么还必须“团队报名”呢?后来才知道系列赛事于1977年在纽约开办时,目的就是为了提倡职场友爱和团队协作,为了号召“亚健康”的格子间白领们跑起来,甩开办公室的沉闷,一起去呼吸外面新鲜的空气。
在比赛现场,我看到了来自各行各业顶尖的公司组队前来参加,让我找到了不少喜欢运动的志同道合者,这让我非常有归属感;同时,竞跑赛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交平台,一方面让我熟络了不少公司内部平时接触较少、或根本不接触的同事,另一方面还可以认识其他精英公司的人,了解其他企业的公司文化,有机会互相交流和学习,就像一场“精英聚会”。有意思的是,为了体现公司文化和团队凝聚力,竞跑赛还特地举办了“文化衫竞赛”,很多团队都有自己设计的队服,比如说像雀巢、可口可乐等这些大公司,都设计了非常有意思的队服来体现本公司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比赛确实给人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氛围,相比之下跑步比赛本应有的竞争性倒是没有那么强,大家对名次也不是看得那么重。十分幸运的是,由于大家平时都喜欢锻炼,最后我们公司8个人得到了男、女团队的第一,并有机会代表上海赛区“跑出国门”,参加第二年在芝加哥举办的全球冠军赛(Championship),与全世界其他赛区的获胜者同台竞技,一起痛快跑一场。
决赛前夜,我们被邀请参加摩根大通芝加哥办公室的聚会。我们的队长Sarah是个文静的英国女孩,跑得很好,我问她:“你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比如前面最开始的一两千米怎么跑,后面怎么跑?”(之前,老板Peter曾跟我们说,一开始争第一,然后中段保持速度和体力,最后冲刺。)她完全推翻了Peter的回答,说道:“You push all the way till the end!(全程冲刺!)”没料到她这么有爆发力,因为毕竟不是短程跑步,很多人的战略都是先要稍稍地保存体力,但她说:“You don't need to save energy,你的大脑可能告诉你‘累了我需要休息’,但你的身体不需要,你要尝试发现你的下一个极限在哪里。”这个想法是她灌输给我的。她比我年轻,但我很敬佩她的精神力量。
不仅是精神力量的鼓舞,这场比赛对我的日常健身习惯也带来了一些改变,之前我的运动一般都是在健身房进行的,但是通过这次赛事的训练,我发现在室外跑步其实比在健身房有趣得多,线路、风景以及其他许多因素都会为我的跑步带来别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