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诱人在“偶得”
华振鹤
■ 多寿(中国画) 祝兴富 作
  ◆ 华振鹤

  大概本世纪初吧,那时还旅居在英伦的著名花鸟画家富华老先生回到上海,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画展,其间邀我到苏州河边一幢大楼他的居处作客。这是一次愉快的半日访谈。就在我准备告辞时,他郑重地对我说:“我有个跟随多年的弟子祝兴富,书法、绘画、篆刻都不错,而且为人忠厚,不善交际。有机会的话,你们不妨认识认识。”几天后,我果然在画展里见到了兴富,果真如富老所说忠厚、讷言却很实在。不过,与我倒很投缘,算是忘年交吧。

  高级美术师兴富先生已届中年,现在是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画以花鸟为主,笔墨流畅,豪放大度;偶尔也作山水。在我看来,他画风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三位名师。早年,他受黄幻吾先生熏陶,把西洋画的透视、色彩、构图融入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中。后来又从叶潞渊先生那里掌握了新罗山人、任伯年一路小写意画风和邓石如一路皖派印风。不过,他用力最多的还是富华老师大写意花鸟画。所以他的画,意境空灵,色彩绚丽,大笔挥洒而不失其形,源自传统而融会中西,时出新意。程十发先生在评价他的画“只法翻新”,确是定论。

  兴富致力绘画的同时,篆刻方面也颇有成就。经叶潞渊先生调教,他运刀如笔,婉转流畅,刻出来的印章则稳妥安详,寓变化与整齐之中,可与画作交相辉映。

  对待艺术,祝兴富先生的态度是认真、严肃又努力的。从艺30年来,他不断阅读古今名画,寻师访友,旅游写生,力求使自己的思想有所升华。他常说:“一幅作品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经过不懈努力,刻苦探索,才能偶尔得之。这是艺术折腾人的地方,但也是艺术诱人的地方。”富华老师为他题写室名“偶得斋”,这是老师对他的鞭策,也是他的自我鞭策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拍卖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新海派风生水起
艺术诱人在“偶得”
夕阳中一棵枯树的胸怀
手残志坚的写意派印人高凤翰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艺术诱人在“偶得” 2013-10-12 2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