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结尾字幕彩蛋连连,提早走掉的观众等于自动放弃深入体会徐克冷幽默的机会。老怪天马行空的电影企图,在这部演员大换血、故事性退居二线、堪称《通天帝国》前传的又一部“狄公案”中,呈现出不减反增愈战愈勇的绽放姿态。
与前作相比,影片的视觉基调似乎并未有大的改动,暗夜中明亮的声色灯火、颇有楚原武侠片密闭味道的开放空间,都承继了《通天帝国》的衣钵;而动作场面,则又做足《龙门飞甲》功架,以一反港产电影快速剪接、拳拳到肉特色的“仿古”动作场面营建方式,来还原一种徐克意义或曰仿胡金铨意义上的仪式感。片中连场在不同情形下的打斗,皆有此风范;而决斗之夜悬崖比拼,更是兼具惊奇效能与程式化动作之妙处,令三四个人物于深渊垂索之上闪转腾挪,形式上较之好莱坞主流类型片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要来得灵动、刺激得多。
形式上的沿袭,固然成为极具徐克标签的当代古装悬疑/武侠片塑造特色,但《神都龙王》的耐人寻味之处,远远超乎影片本身。演员阵容是故事最大看点。由勤恳中生代的刘德华、梁家辉,全面换血到极具主流观众人群杀伤力的赵又廷、冯绍峰、杨颖,耳目一新之下,乃是更鲜明的华语电影市场风向。而刘嘉玲则持续发挥霸气地位,续演尚未登位的武后,与一众小生花旦形成奇妙对比。一方面,这批演员各自于并不太长的演艺生涯中,获得不俗口碑,另一厢,与刘德华一代“个人奋斗”上位的演员相比,他们更多呈现出演员自己。比如赵又廷永远一副欲哭无泪的表情,纵然安置在影片的冷笑话桥段中,亦显得突兀。加上整个叙事对本该提到最重要地位的“悬疑”设计的缺失,令影片相较前作,逊色不少。剧作上的孱弱,在《神都龙王》中不加掩饰地体现在无节制的闪回与“龙王”这一关键角色作用的弱化上,教人只看到一个变成了野兽的公子,却无法令人信服地诠释野兽如何征服美女芳心。
由影片最后“环太平洋”式的灾难惊险之天马行空可以反观,原来这些烂俗桥段与貌似不动脑子的情节铺陈,正是徐克所要的效果。《神都龙王》与《通天帝国》相比,后者立足保留悬念,以视效辅助悬念的维持,而前者,恰是抛开悬念,令观者直接回归纯粹的动作奇观体验。3D水下摄影、洛阳全景俯瞰、惊天巨浪、水下飞马,种种皆是无需深思,只讲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都龙王》令某些评论者大呼回归黄金年代,亦有其道理所在。但若影片文本展示的“惊奇”,只是靠尉迟真金每次摆足一字开来反向衬举场面调度与视效,整体的体验,纵然兴奋,也必然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