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双十一”的商业行为非常认同,它是一个“人造节日”,这几年电商做了很多文章,效果非常好。今年消费者比前两年理性,一部分人的热度渐渐退去,这是正常的,但也会有新的力量加入,毕竟在“双十一”中总能淘到便宜货。
网店和实体店比拼,各有千秋,谁也不能取代谁。网购的优势在于方便,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价格也便宜;实体店有3个优势:消费者售前可充分了解商品,售中有服务员的服务,售后退换货也方便。就未来的趋势而言,网上购物和网下实体店的融合是趋势,目前购物网站亚马逊和全家已有合作,即在亚马逊上买的东西可以在家附近的全家24小时便利店提取。但这种合作目前仅停留在提货上,将来如果能够实现便利店可受理售后三包或在店堂内即可网购,就更方便消费者了。
“双十一”对拉动内需有帮助是毫无疑问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是65%,即收入100元会花65元。这个数字在倒退,2011年的消费倾向是69%,2010年是73%。这说明老百姓不是没钱,但市场缺乏有吸引力的商品,让消费者来掏腰包。所以还要继续开发新的商品品类和增长点,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本报记者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