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工潘金凤12年来默默守护普陀区长生养老院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如今不幸罹患骨癌,焦急的老人们向本报热线962555打来电话——
“请帮帮阿拉护工好阿姨”
左妍
■ 昨天下午,养老院部分老人的子女前去医院看望重病在床的潘阿姨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本报记者 左妍

  “潘阿姨啥辰光回来啊?”近日,曹杨一村长生养老院院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天天应付一拨又一拨前来打听护工潘阿姨消息的人。他们中既有在院老人,也有不少老人的家属。

  被这些老人及其家属如此牵记的潘阿姨,原是长生养老院护工组长——潘金凤。爱岗敬业的潘阿姨,12年如一日,拿着微薄的薪水,辛苦照料院内50多名生活无法自理的贫困老人。很多老人都这样夸赞她:即使亲生女儿也不过做到这样。

  不幸的是,就在大年初一,潘阿姨因肩膀和前胸疼痛难忍被送去医院急救,医生的诊断让人大吃一惊:晚期骨癌。潘阿姨这才告诉大家,自己不舒服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以为是工作太累,没想到……得知消息的老人们也急了,他们翻箱倒柜、倾囊而出:你100元,我50元……只盼能延续好人潘阿姨的生命,哪怕多一天也是好的!

  终于,这段老人与护工阿姨守望相助、友善有爱的真情故事,通过962555热线传到本报——

  “请帮帮阿拉这个护工好阿姨!”电话那头,老人颤抖着声音反复念叨。  

  每夜起床 巡房两次

  潘金凤今年57岁,在长生养老院里忙碌了整整12个年头,她每天4时半起床,为老人冲泡热水,喂饭擦身、端屎倒尿,一直到晚上10时才能歇下。老人们晚上喝水、上厕所,但行动不便,她夜里还要巡房两次。

  有些老人患有严重的脱肛症,无法顺利排便,她就伺候在旁,用手清理污物;有些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她每天为他们擦身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几乎没有生褥疮的老人。

  87岁的陈有琴,长期瘫卧在床,身上皮肤都是灰黑色的,潘阿姨不嫌弃老人的病躯,从喂饭到擦身把尿,从没怨言;痴呆老人何崇达,曾时不时动手打人,甚至把潘阿姨的衣服扯破,抓伤她的脸,但她毫不在意,照样把老人逗得开心、照顾得干净;患心脏病的刘福林,每次发作来不及叫救护车,瘦弱的潘阿姨立刻抱起他直奔下楼,冲到附近的普陀区中心医院……

  这些年来,养老院的老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潘阿姨依然在照顾他们走完人生最后的一程。多少人临终时已不认识自己的亲人,惟独还认得照顾他们的潘阿姨。

  癌魔来袭 其势汹汹

  院长吴长生说,2003年长生养老院开办,潘阿姨就在办公室里安了“家”,除偶尔外出采购生活用品,她全部活动都在养老院,过年也不回老家。2007年春节,潘阿姨的媳妇怀孕,早就约好要回家过年,但春节临近,她又悄悄留了下来。她说,“这里也是我的家,老人是我的家人。”

  去年夏天,她操劳过度发烧生病,也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一些护工看不下去,劝她对自己好一些,她总说自己“闲不下来”,反而将量血压、测血糖、理发这些工作全部揽下。春节前,她给老人挨个理发过新年,碰到瘫卧的,就一只手托住老人的头,垫好毛巾后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另一只手操作理发器。      (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大年初一那天,肩膀和前胸疼痛难忍的潘阿姨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为骨癌。潘阿姨这才透露,她不舒服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以为是工作太累,想不到查出来已是晚期。

  全院上下 慷慨解囊

  潘阿姨得病的消息,让养老院上上下下都没过好年。更让他们难受的是,潘阿姨家庭条件不好,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她强忍眼泪对医生说,“别治了……”

  “我们没钱帮她,但也不能让她等死。”养老院的老人们纷纷捐出了平时舍不得用的零花钱,而家属也一拨一拨赶到医院看望。50多岁的聋哑弱智人士李大明,缠着前来探望的妹妹不让走,高高举着手指“1”,意思是让妹妹给他100元捐款;89岁的袁根娣阿婆,把子女过节送来的水果篮提到办公室,叮嘱务必送给潘阿姨;还有一些拿不出现金的老人,翻箱倒柜地找值钱物品,希望助潘阿姨渡过难关。

  如今,几名身体尚可的老人每天坐在底楼铁门前,每逢访客推门而入,就伸长了脖子张望,盼着潘阿姨早日“回归”。58岁的徐国强下肢瘫痪,以前每周都是潘阿姨推他去医院换导尿管,他现在每天都要问院长,“潘阿姨呢?”……

  如今病重 谁能救她

  在养老院,每段时间总会有老人离世,见多了死别,潘阿姨格外珍惜生的相聚。即便身在普陀区中心医院肿瘤科的病房里,她也不忘询问老人们的状况。“现在治病要紧,就不要惦记工作了。”吴长生劝她。但对她来说,这不是惦记工作,分明就是惦记自己的“家人”。

  养老院的办公室里,潘阿姨的床还整齐地铺着,墙上的十几面锦旗讲述着她在家属心中的地位。家属唐秀珍说,潘阿姨不仅照顾她的爱人,更在她生病时多次去医院探望,令她感动;家属仇兰霞说着说着流下了泪,“她现在病重,我们却帮不了她。”

  吴长生告诉记者,目前,家属和老人募集了约5000元,养老院拿出2万元来捐助她。大家希望,有更多人能相助好阿姨潘金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契而不舍 2014索契冬奥会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的至爱下天蓝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晒”年味
   第B04版:家长会/教育周刊
   第B05版:人才周刊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请帮帮阿拉护工好阿姨”
国台办陆委会常态沟通
少一点利益之争 多一些与民方便
牵手恋人甜蜜 陪伴爸妈温馨
在我心里她一直都没有长大
申城今早又飘雪 元宵节阴转多云
“有热水喝,还有笑脸相迎,真好!”
报头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请帮帮阿拉护工好阿姨” 2014-02-12 2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