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多
“首先是品种之多,其中有不少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迈克说。
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睡莲荷花展的主办方之一,国际睡莲协会帮助古猗园从美国丹佛植物园引进了一些睡莲品种,但来自泰国等地以及“中国睡莲之父”黄国振培育的新品种,让园艺专业出身的迈克也收获新知,“在美国,还没有哪个公园搞过这么大规模的睡莲品种展示,是一场不可多得的业内交流。”
感叹游客众
睡莲荷花展吸引的众多游客,也令迈克印象深刻。昨天上午9时,迈克来到古猗园时,许多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花粉”们,早已抢占“有利地形”,专注拍摄“大片”。在得知前一个周日(7月6日)的游客量达1.75万人次,创古猗园历届荷花展单日游客量之最时,迈克表示“深受鼓舞”。
称赞布展巧
“园方精心的布展方式,让游客们可以如此近距离地观赏到睡莲的多姿多彩”,迈克说,这一点也令他尤其印象深刻,因为在美国举办的一些睡莲展上,场地设置使得参观者和“水中女神”间还是隔开一定距离,“今后我们也可以考虑借鉴古猗园的做法。”
一身便装的迈克貌似普通“背包客”,说起有关睡莲的专业知识来却俨然置身讲台。在他看来,古猗园的同行们特别认真、好学,每一个睡莲品种的英文名字在展出前都仔细核对。说到建议,迈克认为,近两年刚刚大规模引进睡莲的上海,今后在养护方面还要不断“精耕细作”。单说肥料一项,在美国,不同土壤会施以不同的复合肥,让睡莲更加健康地生长。
迈克介绍说,成立于1984年的国际睡莲协会,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有数千会员。去年,古猗园经过申请,正式成为协会一员。当这个“新成员”盛情邀请协会参与举办2014上海国际睡莲荷花展时,很快便得到了热情回应。“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双向学习、交流的好机会。”迈克告诉记者,协会不设有形的办公场所,但每月20日都会通过网络召开会员大会,协会的网站、期刊也会定期发布最新信息。早在前年,古猗园荷花展的资讯就已登上协会的期刊。今年8月,古猗园的代表还将首次赴美参加协会的年会。
今天,迈克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水生植物专家、学者和园艺工作者汇聚古猗园,召开“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2014学术研讨会”,这也是本届上海国际睡莲荷花展的重头戏之一。
迈克表示,今后协会还将进一步和古猗园在品种引进、技术支撑、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