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素心紫壶艺无限
闵学平
  ◆ 闵学平

  紫砂花货的美,美在它出人意料的风格,美在它自由自在的艺品。和其他类型的紫砂壶不同,紫砂花货的形象,它可以是大自然中任何打动人心的场面,是日出东方、旭日东升时的汹涌澎湃,是春华秋实、一花一叶的生命历程;紫砂花货的造型,它可以是各种器皿的借形改装,是高僧头上的僧帽,带着沉静的禅意,是渔人的斗笠,散发着亲切的生活气息。

  在黄丽萍的眼中,紫砂花货的种种艺术特色都浓缩为对生活的提炼升华,是感性的情感表达。黄丽萍是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出生于陶艺家庭,她的父亲是紫砂工厂的元老之一,不仅老人自己善于调配紫砂泥,而且和众多的老艺人交情颇深。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黄丽萍早早地就对紫砂泥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在父亲和老艺人的交往过程中,还早早地锻炼了黄丽萍的眼界,眼界对艺术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对她后来紫砂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丽萍的紫砂艺术不仅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从她进入紫砂行业时,就投入了名师的门下。她先后跟随多位紫砂名人高手的门下,集合众名家之所长,最终凝聚成她独特的艺术理念。

  从供春壶的树瘿开始,紫砂壶就与自然结缘,黄丽萍也延续了这天人合一的缘分,把自然与紫砂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紫砂花器来。在《萍水相逢壶》(见图)中,黄丽萍一手策划了葫芦与葡萄在紫砂壶上巧遇。此壶的壶身仿佛是一粒被艺术夸张了的葡萄,硕大圆润,展示出了饱满与力度,具有生命的活力。壶流和壶把则是粗藤弯曲而成,舒展自然有力。壶钮是一个横卧的葫芦,不知从什么地方就长了出来,柔软而弯曲的细细的茎叶铺盖在壶盖上,甚至一直延伸到了壶身。从壶把这跟粗长的藤上伸出的葡萄,也开始在壶身蔓延,渐渐地和葫芦相遇了。这两个爬藤类的植物在此处偶遇,却又给人以完全自然的姿态,似乎是大自然的妙手偶成,葫芦与葡萄的萍水相逢,之后又是各自生长,即使是擦肩而过,也是难得的缘分。

  薄胎壶,是紫砂艺术花园中,最为娇嫩的一朵。它是紫砂艺术中令人惊艳的神乎其技,原本薄胎的是瓷器的制作方法,后来被才能出众的紫砂人运用到了紫砂壶的创作中,人们常常会用“薄如蝉翼,轻似浮云”来形容,让紫砂壶的艺术世界更加的妙曼动人。虽然从外表上看去,它和一般的紫砂壶几乎没有差别,也是一副沉静端重的样子,但是拿到手上,却轻得叫人惊奇,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对待,仿佛一用力就怕它会受伤一样,是名符其实的掌中明珠。薄胎壶比一般的紫砂壶要轻了许多,胎体极薄,成型困难,这是对纯手工制壶技艺的一大考验。由于薄胎紫砂壶的技艺要求之高,其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但是今天却有幸能看见黄丽萍新作的薄胎壶。

  在黄丽萍的心中,紫砂艺术是神圣的精神追求,是人们对美的享受和感念。她在创作每一把紫砂壶时都特别注重艺术的审美,和内在文化的底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名家示范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黄牧甫的“人生识字忧患始”
芝液琼浆向瑶台
书展淘书记
素心紫壶艺无限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素心紫壶艺无限 2014-08-23 2 2014年08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