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50朵玫瑰花
姜燕
■ 空嫂曲中伟挥泪告别蓝天
  本报记者 姜燕

  上海航空公司的18名空嫂身上,体现着中国女性特有的坚韧,尤其在人生经历了180度的转折后,她们尤其珍惜来之不易的新工作。从培训、首飞到退休,遇到委屈、病痛、家事,她们都是流着泪、咬着牙忍过难关。时至今日,18名空嫂中已有14人退休,还有4人在上航,3人仍在飞行。

  特别坚韧

  18名空嫂年龄从28岁到36岁不等,最短的也在工厂里工作了十几年,每天与机器打交道,几乎不需要说话。而她们要转岗从事的是一件必须与人交流的工作,不仅要说话,还得讲究技巧。于是,她们在上航的训练营里度过了长达半年脱胎换骨式的学习和训练。那时候,纺织女工大多住在杨浦区,她们每天早上奔到外滩乘127路公交车去学习,路上抓紧时间背英语单词成了车上的一道风景。沈红梅至今记得她有次刚把书打开,就有人拉她的衣袖给她让座的往事。

  首飞后那段时间也并非一帆风顺,很多人是初次坐飞机,上机就开始吐。后来成为全国劳模的吴尔愉说,只能在厨房或卫生间吐,吐完了继续带着微笑出去工作。她强迫自己:要工作就必须吃饭!吃完了吐,吐完了再吃……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应,心理也有许多委屈。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平时都是有棱有角的性格,突然间要变得圆润温柔,实在有点困难。帮旅客调整行李、劝旅客关闭手机时,被旅客骂、推,甚至打过的都有。从最初的难以排解到淡然一笑,空嫂们经过了多少磨练。

  这份蓝天上的工作来之不易,每一个空嫂都倍加珍惜,身体不适或家中有事,从来都是尽量克服。2009年的12月,年龄最大的空嫂曲中伟年满50岁要退休了。她当了15年空嫂,从来没请过一天假,创造了上海航空公司飞行全勤的记录,这个记录到今天都没有任何一位空乘打破过。空嫂施松蓉说,曲中伟退休前两班,她发现曲中伟的腰里鼓鼓的,就问她怎么回事。曲说腰不好。施松蓉仔细一看,发现她绑了条腹带。“我说,你都绑上这个了,还帮旅客搬行李,她说‘马上要不飞了,也就再坚持两次,停飞以后再去治疗’。”

  体贴温柔

  上海航空公司的理念“为旅客提供家庭式温馨服务”其实也源于这批空嫂。“嫂子”来了,把温馨体贴也带来了。很快,她们的服务便显露出和年轻空姐的不同。

  有一次,客舱里一位老年乘客面露难色。一名空嫂就问她,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我想上厕所,但很困难。空嫂马上就懂了,她在家里照顾过老人,就把老人先扶到了卫生间,替她解开衣服,等她结束后又帮她洗干净,再穿好衣服送回座位。

  上海有家公司的副总裁有一次坐飞机,空嫂吴尔愉主动送来两个枕头。他很惊讶,追问缘由时,吴尔愉说,我看到您腰上扎了一条蓝色的腰带,我父亲的腰不好,也是这样,我想您可能需要枕头垫腰。这位副总恍然大悟,连声佩服,他的腰的确已连续两周不适了。他立刻判断:“你这个乘务员是空嫂吧?”

  还有个客人不小心把口香糖粘在了裤子上,因为马上要出席重要会议,急得满头大汗。曲中伟知道后,请乘客将裤子换下交给她。她用毛巾包好冰块,在粘口香糖的地方反复擦,不一会口香糖就变硬了,她迅速将糖撕下,又将裤子熨平烫干,客人感激不尽。

  “把成熟女性的温柔引进我们的服务。”原上海航空公司总经理范鸿喜说,这便是从空嫂来了之后得到的收获。

  空嫂中的佼佼者吴尔愉更是将这一服务发挥到极致,她和上航的同仁们一起创造了《吴尔愉服务法》,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以员工名字命名的民航服务经验。她后来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建国六十周年时,她站在通过天安门的第二辆彩车上,成为唯一一位站上天安门盛典彩车的民航服务代表。

  无限留恋

  无论飞行时再怎样起早贪黑,即将离开蓝天,她们心里都特不是滋味。过去中国民航的空中乘务员一般飞到45岁就要退休,但自从招了空嫂,上航的空嫂空姐们都可飞到50岁。

  曲中伟退休了,16年前,成为空嫂时,她流过泪。如今从空嫂岗位上退休的时候,她又流泪了。退休后回到家,她说,行李箱几个月放在客厅没敢动过,她怕一打开就会特别想念。

  周慧琦说,直到现在,晚上还经常做梦又要飞航班去了,但就是那条丝巾找不到了,心里着急啊……每一位空嫂退休,上航都会让她们选择一个想飞的航班,挑选班组人员,在飞机上为她们举行送别仪式。周慧琦说:“我最后一天飞行,有个旅客写了一张意见卡,用很粗的黑笔写了四个字:青春无悔,我就一直放在那里。”

  现在任上航客舱部工会主席的施松蓉说,她停飞的最后一班,机组成员中有她刚上飞机时比她小了10岁的师傅,还有一个是她的儿子。“那是2011年9月27日,兰州飞上海。”施松蓉说。机组另外4个人商量好了,买了50朵玫瑰花,订了两个蛋糕,准备了许多便笺条,在飞最后一段之前把玫瑰花在每个舷窗边贴好。那天的客人知道后,很多人在便笺条上写了留言,与她合影。下飞机时,师傅广播请客人把鲜花全部拔下来,经过机舱门口时送给她,到最后施松蓉的怀里抱满了鲜花。“那时候眼泪真是止不住地流,一生难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图视绘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民生上海
   第A19版:民生上海
   第A2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难忘50朵玫瑰花
激荡岁月 不负长空
新民晚报新视界A10难忘50朵玫瑰花 2014-11-02 2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