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运动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为什么不舍徐根宝?为什么怀念徐根宝?~~~
为什么不舍徐根宝?为什么怀念徐根宝?~~~
为什么不舍徐根宝?为什么怀念徐根宝?~~~
为什么不舍徐根宝?为什么怀念徐根宝?~~~
为什么不舍徐根宝?为什么怀念徐根宝?~~~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什么不舍徐根宝?为什么怀念徐根宝?
因为,中国足球草里有“宝”
关尹
■ 徐根宝(中)带领弟子向球迷告别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周国强 摄
■ 永不言老的根宝
■ 培育足坛超级球星,仍是根宝的追求 图 CFP
■ 上海球迷感谢徐根宝
  本报记者 关尹

  ● 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愁绪,徐根宝要说再见了。尽管他漫长的教练生涯中也曾几进几出,几经沉浮,但这一次,恐怕是真的,要转身离开舞台的中央……

  ● 从壮志未酬的国奥队主帅,到缔造申花首冠,到打造“万达王朝”,再到投入全部家当崇明潜心育人,每一次,根宝总能成为那个最吸引眼球的“弄潮儿”……

  ● 这些年,与根宝曾有过好几次畅谈。也许,以后真的很难再有那样好的机会。为了忘却的纪念,写下这段文字。无它,因为这是一位值得致以崇高敬意的老人……

  魄力 全部家当投建基地

  职业教练被人骂,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带队成绩不好时,球迷也调侃过“根宝,草包”,但在更多人心目中,提起他总是这样一句话:“根宝,模子。”上海话里,“模子”指的是做事有魄力、有担当的人,根宝如是。

  过去太久的事不提,单从他十几年前隐居崇明偏僻一隅,一手打造根宝基地开始说起。2000年的他还风头正劲,要当一支甲A豪门的主教练恐怕也是随便挑挑。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根宝却能有“解甲归田”的勇气。

  嘲笑。梦想。怀疑。坚持。

  寂寞沙洲冷。自徐根宝踏上崇明岛的第一天起,这样一些字眼便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题词。从喧嚣到隐居,这些年,根宝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他曾经跟记者讲起过当初到崇明的故事。根宝与做房地产的一个朋友合作,两人的计划是需要600万到800万元,他说,“超过800万元肯定不弄。”为了兴建基地,徐根宝投入了全部家当,堪称孤注一掷。只不过,他的合作伙伴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计划最多投入800万元,结果一下子要3000多万元,我记得改造一个厕所都要花10万元。当时如果他照实说,我肯定早不做了。”“受骗上当”的徐根宝,搞明白之后却也“将错就错”:“到了这个地步,只有豁出去了。最后,果然被‘套牢’。”

  偌大一个基地,想要正常运营,资金不是一个小数目。初期投入3200万元,银行贷款就有2200万元。根宝感慨说:“一年就是100多万元的利息啊,我天天睡觉都睡不着。”对于一个资金并不宽裕的老人来说,睁眼就想到利息,这样的“地奴”肯定不好当。

  好在当时基地盖了一个宾馆,靠这个才勉强把每年的利息赚回来。他扳起手指头算:“那时候队员接近100人,加上工作人员,最多时有150人,又要开工资又要吃饭,没什么大的收入来源,压力多大?!”

  确实,基地刚投入使用的那两三年,因为非典,即便建了个宾馆,生意也很不好。他很为钱发愁,四处“化缘”。根宝是个相当孤傲的人,从来不愿低头。当时的情况却是,一个中国足坛最著名的教头的主要工作却是抓经营。为了“来钱”,他甚至什么都愿意干。

  当然,从今天来看,根宝是成功的。当年的巨额贷款已经还清,不用再为钱发愁。他的队员早已一批批成才,还出了武磊、张琳芃、蔡慧康、颜骏凌、姜至鹏等多名国脚。但若是放在14年前,谁敢断定这条路一定能成功?

  你不得不佩服他的魄力与决心。别说足球界,就算商界又有几人?

  严厉 得罪人的事他常干

  这个周五,上港的球队大巴缓缓离开崇明基地,奔赴天津准备最后一场联赛。新的上港队将全部撤离崇明,搬到东方绿舟基地。很多球员都在微博、朋友圈中开始向崇明基地、向根宝道别。满眼看去,感恩与怀旧成为主题。

  世人往往就是这样——对一个人、一个地方,习惯了以后可能不觉得会怎样,甚至会有抵触;失去的时候,你却无限怀念起他的好来。

  如果要说根宝的执教特点,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他的严厉。徐根宝的严,那是出了名的。当他发起火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近人情、不可理喻。训练场上,甚至是比赛当中,他也丝毫不留情面,可以把球员乃至教练骂得狗血喷头。

  根宝喜欢叫,天生的大嗓门,他自己也承认:“只要队员一个动作不准不到位,我就要叫,忍不住的。你必须得第一时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留在根宝基地的这批球员,从童年到青年,都是伴随着根宝的叫声甚至骂声一路走过来的。极度生气时,他还会动手。

  “我的成功,首先是在治队上,抓了他们要害的东西。”根宝口中的“要害”,指的是作风。2007年,他亲自接手球队的训练比赛,第一次开会不谈技术,不谈配合,就给队员提了两点要求:第一是纪律,第二是团结。在徐根宝看来,中国足球之所以赶不上日韩,最大的差距之一便是纪律和团结。“都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在场上全是老大,松松垮垮,球怎么踢?”

  崇明基地的生活,其实非常枯燥,7时多起床,早饭、上午训练、午餐、下午训练、晚餐、休息……用根宝的话来说,“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什么两样。”这批懵懂少年有时难以忍受,结果借口去森林公园玩,其实是去附近镇上。曾有一个胆大的晚上熄灯后爬墙溜了出去,被发现后第二天根宝就叫来家长,将其打发回家,自此无人敢越雷池半步。

  实际上,别说孩子,基地“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连很多教练也都不可能长时间忍受。基地第一批年轻教练不少人已经离开了,现在剩下蒋炳尧、卞根喜和杨礼敏等教练,加上后来进去的奚志康,无不是上了年纪和足球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

  以根宝的性格,无疑是容易得罪人的。无论对球员、教练、媒体,他都不是很“乖巧”的一类,而且这么多年一直是“我行我素”,也难怪在江湖中总是有些格格不入。

  在徐根宝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只要有一粒,也要把它揉出来。而这一切,概因为他做人做事底气十足,行得正站得直。所以,即使他转身离开,留给世界的,也永远是那个一身正气、挺拔伟岸的形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图视绘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民生上海
   第A19版:民生上海
   第A2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新民体育微信
中锋临赛遭禁姚明很生气
因为,中国足球草里有“宝”
比弗格森难
广告
新民晚报运动汇A11因为,中国足球草里有“宝” 2014-11-02 2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