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9日,福寿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1448.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殡葬业首家香港上市公司。
今年6月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第五次大会上,国际殡葬协会获得所有参会代表一致通过,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性NGO机构,享有缔约国待遇;福寿园国际集团作为国际殡葬协会成员,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殡葬行业作为生命服务行业,这些事件必将激发其承担引领创新、转型升级、破旧立新的使命。福寿园20年砥砺前行,放眼未来,又该如何守护传承,创新变革?
今年10月28日,作为福寿园20周年庆典系列的重要活动——“破旧立新引领创变”高峰论坛,聚焦生命服务行业与当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议题。论坛上下,围绕现代殡葬如何探索文化创新和市场化改革,业内人士做出专业解读。
□新闻背景
国际殡葬协会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性NGO机构
2014年6月3日当地时间16时18分,于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第五次大会上,国际殡葬协会获得所有参会代表一致通过,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性NGO机构,享有缔约国待遇。
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国际殡葬协会秘书处及其殡葬遗产委员会为此付出了多年辛勤不懈的努力,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间委员会及其审查委员会的严格审查、评估,国际殡葬协会同其他21个NGO组织一起,从156个申报机构脱颖而出,最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性NGO机构。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已有146个缔约国,中国于2004年8月加入这一公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总和,进入现代人的视野。国际殡葬协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性NGO机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是由于殡葬承载了历史,传递了精神,凝结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殡葬,之于现代社会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对遗体的处理,而是要通过情感与人性的表达,唤醒对过往人、过往历史的了解与尊重,激活现代人在传统文化中的认同感。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性NGO机构,这是国际殡葬行业划时代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合力推动殡葬行业文化属性的真正回归,也正是包括福寿园在内众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殡葬企业的愿景所在。
□新闻背景
福寿园上市成为中国内地殡葬业
首家香港上市公司
2013年12月19日,国内殡葬业旗舰品牌福寿园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1448.HK)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每手股数为1000股,开市价为5.30港元,较招股价3.33港元上涨59.16%。福寿园自在港公开招股以来,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678倍,冻资1140亿港元,吸引超过7.7万散户参与认购,成为港股2013年以来认购人数最多的新股。
目前,中国的殡葬服务业是世界上最大,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殡葬行业之一。业内观点认为,殡葬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是提升殡葬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殡葬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行业巨头SCI公司早在1969年就登陆资本市场,其商业模式堪称行业楷模。而在殡葬市场化改革推进中的中国,国内最大殡葬服务提供商福寿园国际集团于2013年底赴港上市,标志着传统的中国殡葬行业首次进入资本领域和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