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杨雄在主题报告中介绍,我们要建设的自贸试验区,属于开放度最高的一类自由贸易区,是为全国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的自由贸易区,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区,是与国际通行规则充分衔接的自由贸易区,是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的自由贸易区。
杨雄介绍说,自贸试验区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探索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根据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以外内外资一致等原则,建立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最大程度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一年来,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1.26万家,超出过去20年的累积总数。外商投资呈现逐月递增态势,新设外资企业1784家。对外投资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已办结107个对外投资项目备案,中方对外投资总额累计23亿美元。
第二,推进贸易监管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贸易监管制度架构,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和监管国际化水平。货物入区通关时间平均缩短2至3天,平均节约物流成本10%左右。自贸试验区货物进出口平均通关时间比区外分别减少41.3%和36.8%。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已经有了试点方案,确定了试点企业,争取尽快启动。
第三,推动金融制度改革。推进自贸试验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建设,逐步建立以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为重点的金融制度框架和监管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目前,已开立5200多个自由贸易账户,资金周转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得以下降。同时,自贸试验区新增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2000亿元,人民币境外借款发生191亿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发生387.9亿元。
第四,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逐步建立一套由基础性制度、专业监管制度等组成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更加高效、透明、规范地维护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风险。初步建立了六项基础性制度,包括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安全审查制度和反垄断审查制度。
杨雄透露,当前正在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方案。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再推出一批新的开放举措,编制2015年负面清单。要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建设,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要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尽快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要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建设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随后,迪拜港口、海关和自由区的董事长本·苏拉耶姆介绍了迪拜港口自由区的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