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起从前个公交车
任丽青
图 / 桑麟康
  文 / 任丽青

  上个世纪60年代,正是我个童年时代。迭个辰光上海马路多数侪是狭来西个,大马路呒没几条,地铁是连听也呒没听到过。辣拉我个印象当中,公交车个路线勿超过100路。其中1路到10路是有轨电车,11路到29路是无轨电车,30路到90几路是公共汽车,分得倒是蛮清爽个。我记得,我小辰光顶欢喜乘有轨电车,车子轰隆隆压过路轨,我心里向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个满足。其中3路有轨电车是从虹口公园开到五角场,感觉老远个。过了大八寺(现在改名大柏树),两旁边侪是农田,属于典型个乡下头。当时五角场呒没啥高房子,五条马路交汇个地方好像是一只大花坛,3路车终点站就辣搿个地方。人立辣搿地方,视野是最好个,五条马路侪看得清清爽爽。现在五角场正当中生出了一只老大个“扁蛋”,我勿管立辣啥地方,侪看勿到对面房子了。有辰光老眼昏花,连方向也分勿清了,明明是想到黄兴路去,结果从地下穿过到了地上,一看是四平路,还要再从地下穿过走上来,两条腿已经吃力得抖豁豁了。不过,小辰光阿拉同学道里顶欢喜乘个是辣杨树浦路上面开个8路有轨电车。因为8路电车可以开到像天堂一样个外滩搭仔南京路,白相起来最有劲了。橱窗里有交关好物事,看也看勿过来,木知木觉一两个钟头就溜过去了,下一次再来,勿晓得要等多少日脚。

  讲到车票,也是有轨电车最便宜,3分洋钿可以乘三四站路。不过3分洋钿对阿拉小八腊子来讲,又意味着好买一只大饼,所以阿拉勿大舍得乘车子。假使讲只有两三站路,阿拉一般性侪是走过去,省下来钞票好买点零食咾啥。无轨电车起步价是4分,好乘4站路。公共汽车最贵,起码要5分洋钿,最多乘5站路。不过因为路线多,去个地方也多,所以阿拉屋里向个人乘了最多个还是公共汽车。跟阿拉关系最密切个车子是控江路上跑个61路搭仔70路。搿两条是热门线路,因为是辣大杨浦,所以乘客特别多,交关侪是工人阶级要乘汽车上下班。当时70路是所谓“巨龙车”,就是有两节车厢,当中靠一只转盘连起来,转弯个辰光,坐辣转盘上个乘客身体也会一道转过来转过去,告咾要当心一点。61路倒是所谓“两节生”,两节车厢是分开来个,当中用部件连起来。看61路开车,感觉前头车厢好像是姆妈,后头车厢好像是小囡,姆妈要拉小囡,但是拉勿牢,左右摇晃,吓丝丝个。当时控江路路况勿大好,坑坑洼洼,车子开起来总归颠来颠去勿适意。记得萧王庙站(现在鞍山路站)附近就有一个大坑,车辆靠站必须邪气当心。70路稍微好一点,61路就惨了,经常是前头车厢绕过去了,后面车厢绕勿过去,一记头歪到大坑里,引来车厢里一片叫声。如果碰到落雨天,还要加上路面上个人一片埋怨声了。

  想想当初,看看现在,真是勿好比了。地铁通了十几条,公交车多到900多路。新型电动公交车也越来越多,车厢里个配置老好、老适意个,热天空调风凉得来,坐上车子简直舍勿得下来了。不过,老底仔个公交车我也忘勿了,伊带拨我个是童年美好个回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图视绘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民生上海
   第A19版:民生上海
   第A2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想起从前个公交车
“三胡”与“山河”
沪上敬语个式微
快点去吃大闸蟹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想起从前个公交车 2014-11-02 2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