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赴台演出花絮
~~~——“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赴台演出花絮
~~~——“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赴台演出花絮
~~~——“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赴台演出花絮
~~~——“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赴台演出花絮
~~~——“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赴台演出花絮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闻乡音 老上海动情
表心意 新戏迷送礼
——“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赴台演出花絮
王剑虹
  在“第四届海派文化艺术节——海上风韵上海戏曲月”亮相的最后一个上海戏曲院团上海昆剧团前天结束在中国台湾的演出,昨天下午回到上海。在为期近半个月的“上海戏曲月”中,上海的京、昆、越、沪四大院团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上演了12台剧目。在展示上海戏曲院团实力的同时,也收获了台湾观众满满的爱意。老上海到后台找沪剧院的青年演员用家乡话聊天,台湾的年轻京剧爱好者悄悄给网上认识的京剧院青年演员送上点心……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网友戏迷 上门送礼

  上海京剧院近年经常去台湾演出,所以在台北已经有了固定的粉丝群,其中有一批当年从上海去台湾的老人,每次演出间隙去后台的演员通道口找上海来的演员聊聊天已成为惯例。而今年上海京剧院在首次前去演出的台中也收获了一份友情。单跃进院长告诉记者,那边的观众持观望态度而来,满意而归,演出现场气氛相当热烈。单跃进还讲了一个小插曲,在台中演出前,有一位年轻姑娘在剧场人员带领下来见他,要求把一小盒点心交给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张娜。原来这位姑娘也喜欢京剧,但在台中很难得到相关的资料,她在网上认识了张娜后,得到了不少帮助,所以得知上海京剧院来演出,她不仅买了票来看戏,还送上了一份小礼物。单跃进说,遗憾的是这位姑娘没留下姓名就走了。

  乡音未改 倍感亲切

  与上海京剧院不同的是,上海沪剧院这次是第一次赴台湾演出。虽然剧院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但还是碰到了意外情况。8日中午,大家到达剧场准备装台,却发现运来的道具是上海昆剧团的,沪剧院的道具全无踪影,而演出就在当晚。经过再三交涉,终于找回了沪剧院的道具,为了抢装台,全团人员都上了阵,演员来不及吃饭先化妆,终于赶在开演前一个小时完成了所有装台调试,使演出能够顺利进行。

  第一天的演出结束后,好几位十几岁就去台湾的老上海到后台的演员通道找青年演员用乡音聊天,《庵堂相会》中充满乡土气息的台词让他们颇感亲切。而第二天的《雷雨》演出现场更为火爆,有在上海的台商赶回台北买了票带家人来看戏的,也有算好日程特意赶在上海沪剧院赴台演出期间到台湾旅游加捧场的上海戏迷,谢幕时间长达十几分钟。

  作者上台 赞誉有加

  上海越剧院这次带到台湾去的是根据台湾作家白先勇小说改编的《玉卿嫂》和由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杨乃武》。《玉卿嫂》在上海首演时白先勇曾特意赶来观看,这次上海越剧院到台湾演出,白先勇又再次到场。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团长、该剧主演方亚芬告诉记者,当天本来听说白先勇在演出结束后要上台,但在中场休息时又传来消息说白先勇不上台了,“我想大概前半场演出不够精彩吧。”不过到了演出结束后,白先勇还是上了台,并连赞他们演得好,方亚芬说,白先勇还建议这个戏要去中国香港、新加坡演出,“说明他对我们这次演出还是比较满意的。”方亚芬说。虽然男女合演团是首次到台湾,但由于日程紧张,演员们几乎没有时间观光。

  香港戏迷 千里追星

  上海昆剧团是台湾戏曲舞台上的常客。此次带去的都是师生同台的剧目,其中蔡正仁以74岁高龄主演的《撞钟分宫》是一出非常吃重的戏,又是首次在台湾上演,因而票房相当火爆,还有数十个香港戏迷也组成了追星观剧团赶到台湾观看演出。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张咏亮告诉记者,其实不仅在台湾演出有香港粉丝来追星,他们在香港演出时也有台湾观众赶去看戏。而在上海演出时,只要剧目过硬,一样会有香港、台湾的戏迷来看戏。虽然在台湾已经拥有了不少粉丝,但上海昆剧团对此次演出仍相当重视。张咏亮告诉记者,在最后一场《琵琶记》中,“盘夫”一场由昆三班的余彬、黎安演出,在演出过程中,余彬的老师张静娴就一直守在侧幕边为学生把场。张咏亮说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多见了,足见大家对这场演出的重视。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闻乡音 老上海动情 表心意 新戏迷送礼
“一简一繁”添光彩 古巴“天鹅”也精彩
诺奖新科得主版权争夺激烈
《秀才与刽子手》 参演“奥林匹克”
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揭晓
微型小说年度奖揭晓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8闻乡音 老上海动情
表心意 新戏迷送礼
2014-11-18 2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