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日军战俘营的盟军战俘
~~~——日军战俘营的盟军战俘
~~~——日军战俘营的盟军战俘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不可摧
——日军战俘营的盟军战俘
秦忻怡
  秦忻怡

  37.揭开了冰山一角

  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他们积极与辽宁省和沈阳市的有关部门联系,但都没有结果。最后信落到了杨竞手里。杨竞,时任总领事助理,在沈阳土生土长的他,从来没听说过当地有这个战俘集中营。他到省市档案馆查询时,这段历史也是空白。

  杨竞没有放弃。他根据皮塔克提供的诸多细节寻踪觅迹,1994年初,终于找到了前身为“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的沈阳中捷友谊厂。这里是当年战俘们劳动的主要场所,现在已经成为中捷友谊厂的宿舍区。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揭开了冰山一角。但是,这段历史还是一如既往地沉寂着,鲜为人知。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从发现到认识再到挖掘到保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面有太多人的努力,太多人的付出,太多人的艰辛。这其中,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教授是当之无愧的先驱。为此,他倾注了后半生的精力。张一波,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现离休。他13岁参加八路军,是山东省泰安市抗日英烈张传伦之子,一个老抗日战士。1998年筹备成立了辽宁省教育史志学会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张一波认为,只要是揭露日军罪行、遏制军国主义复活的事情,都是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分内的事。他向来不遗余力地为之奔走呼吁。在中国民间受害者对日索赔的初期,张一波家成了受害者索赔咨询的大后方。

  1998年,沈阳中捷友谊厂工程师邓永泉写信给张一波。信中说他1955年住过的单身宿舍,“宿舍房间很暗,窗户很窄,必须借助手电筒,刚住进去时,窗户还罩有铁栏杆,墙壁很坚硬,当时我就觉得这宿舍的结构很奇怪……后来听老工人说,这里在20世纪40年代曾关押过上千名‘二战’美军战俘……”信中还向张一波建议,应当发动美国战俘开启对日索赔。

  敏锐的历史嗅觉告诉张一波,这是一个大课题。他非常兴奋。他认为这是日本侵华的铁证。历史事件中如南京大屠杀被日本否定,如果美军战俘集中营公之于世,日本人断不敢否定。他认为这件事有利于中美关系升温,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有利于两岸统一。

  于是他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开始了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的研究、挖掘和呼吁。

  由于媒体经常报道张一波和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的活动,2003年,素不相识的杨竞也到辽宁省委党校找到了张一波。他告诉张一波,他要找一位叫高德纯的见证人,但没有找到。张一波不顾年迈,与杨竞四处奔波寻找,最终找到了高德纯的儿子。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料的缺失,张一波说:“当年日本投降的时候,销毁了大量的文件,一天到晚,不停地烧毁。”

  当年,在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做工的李立水也清楚地记得,当年日本人在工厂里一直不停地烧资料,工厂里整天烟雾腾腾。

  档案的缺失,成了中国学者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张一波能做到的第一件事,是拄着拐棍,经常到大东区青光街战俘集中营旧址附近的居民中进行走访,大海捞针似的寻找见证人。第二件事,是呼吁保护战俘集中营旧址和当年战俘们的劳役区,建立沈阳二战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纪念馆。他有三个途径,一是通过媒体,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战俘集中营的存在和意义;二是通过向时任沈阳市市长的陈政高写信、向政府机关及各相关部门发邮件,呼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三是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职能,委托他们向“两会”提案。第三件事,是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历史学家联系,争取得到翔实的资料和当年老兵们的口述,更主要的是和美国的社会团体吴天威、王恭立、王鄂、陈嘉定等人联系,一起促成了战俘老兵60多年后的多次回访。其间,他还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带队到美国搞了两次日本侵华图片展、盟军集中营旧址图片展。

  2001年9月7日,沈阳晚报记者罗学敏报道沈阳发现二战时期英美战俘集中营。

  2003年7月3日,张一波与美国大华府日本侵略史学会会长王恭立博士联名向沈阳市市长陈政高写信建言,建立二战期间沈阳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纪念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我的配音生涯(2)
坚不可摧
矢车菊色的心情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坚不可摧 2014-11-18 2 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