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读《中国文化线路遗产》有感
~~~——读《中国文化线路遗产》有感
~~~——读《中国文化线路遗产》有感
~~~——读《中国文化线路遗产》有感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乎史,入乎道”
——读《中国文化线路遗产》有感
阮仪三
  ◎ 阮仪三

  我有个习惯,读书先看序言,然后看目录,再翻翻后记,大多数情况是,会把书放回原处。这本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中国文化线路遗产》到我手中本以为也是如此,没想到一卷在手,便放不下来了。

  这是2015年1月出版的新书,也是我近几年所见的整体编排设计非常精美的图书之一。冯天瑜教授的序言,大气平和,言简意赅,不夸张地说,称得上是2015年中国学术随笔的一篇好文章!开始读时或觉得平淡无奇,但越往后越感觉峰峦叠起,观点明晰;掩卷沉思,则又回味悠长。

  如书中所言,文化线路是一个具有很强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话题。这本书以文化线路为主线,谈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塑造,讲逐水而居的民族习惯,说南北走向通道的人工造化,析线路形成的三重原因……抽丝剥茧,从容道来;看似介绍十条不同的文化线路,其实一个主题由始至终,即“文化线路对于理解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意义”。

  《中国文化线路遗产》一书向读者呈现的是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蜀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北京中轴线、大运河、茶马古道、川盐古道、武当神道、万里茶道这十条文化线路,以及这些线路所承载的文化遗产。这些线路连接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商贸、建筑、艺术等,对我国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其中有五条是和河流、水道密切联系的,并且全都是南北走向的。万里茶道、川盐古道、武当神道和汉水相关,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线路,大运河是隋唐以后中国南北交流的主动脉。因而这本书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在本书中还提到了另外几条重要的陆路线路:丝绸之路、蜀道、茶马古道、西南丝绸之路和北京中轴线。这些线路有的古老逾两千年,有的年轻仅数百年;有的道路十分艰险,有的是一片坦途;有的现在已经成为世界遗产,有的还不太受到关注。然而,这些线路都同样体现了战争与和平、交流与发展的主题。 

  文化线路遗产往往首尾相连千百里,形成历史千百年,是一条条见证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长河,也是一部部展示中国辉煌文化的百科全书。这本书的出版对这些文化线路遗产及其价值进行了系统的疏理,书中很多珍贵的实景照片和绘制图为文化线路及其遗产的呈现和保护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中国文化线路多元价值的呈现能促进相关部门对这些遗产资源很好地加以保护和进行合理的开发,而加强文化遗产线路的保护,则有利于文化遗产集群的抢救,更有利于整合文化遗产资源。

  当我们不禁问文化是什么?文化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我们不妨顺着这一条条的文化线路做思想的旅行。“出乎史,入乎道”,可成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教育专版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A14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5版:新闻面对面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啄余因觉稻谷香
新书推荐
“出乎史,入乎道”
美国大兵笔下的反恐生涯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出乎史,入乎道” 2015-04-12 2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