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界中,眼镜猴眼睛和身体的比例数一数二。它们本来只能在白天看见东西的眼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后在夜间也能看得很清楚。虽然没有反光膜,但还是成为夜视能力最强的灵长类。反光膜是眼睛里的一种反射组织,能够加强夜行性动物的夜间视觉。由于没有反光膜,眼镜猴的日间性眼睛要在夜晚发挥作用,只有变得越来越大,才能采集足够的光线。
虽然它们的眼球由于眼睛越来越大而无法转动,但是脑袋几乎可以旋转360度的优势弥补了这一缺陷。有趣的是,眼镜猴大大的眼睛和灵活转动的头部与猫头鹰十分相像。两个本来毫无关联的物种,却演化出了彼此相似的特征,出现了趋同进化现象。趋同进化指的是不同的生物甚至在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选择压的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或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
眼镜猴的猎物是昆虫和蜥蜴等小型动物,夜间捕猎的本领一点也不亚于猫头鹰。这除了大眼睛起作用之外,还得归功于独立转动的耳朵,可以准确判断猎物的方向。另外,它们有着惊人的弹跳力,跳跃距离达到4.5米,这与腿长相对身体的比例最高不无关系。眼镜猴尖尖的牙齿呈长圆锥形,在精确地扑向猎物时如同长矛一样轻而易举地刺穿昆虫,一击致命。高超的捕猎技巧使它们只靠吃昆虫、蜥蜴等猎物就足够了,不必像黑猩猩那样依赖水果和树叶,从而成为世界灵长类动物中唯一单纯依靠肉食的动物。
与其他灵长类不同,其中的一些眼镜猴物种偏爱相对孤独的生活,似乎对群居不大感兴趣。它们能发出超声波来传递信息,寻找同类和配偶时使用的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不被天敌发现。在观察和研究眼镜猴的时候,科学家注意到它们经常东张西望,表情目瞪口呆,样子好像要发出尖叫,但却没有任何声音发出来。通过用于探测蝙蝠回声定位的仪器进行检查,发现这些眼镜猴在以一种人耳听不到的高频声音“滔滔不绝”地“说话”。它们发出超声波的技能在灵长类中是独一无二的,能够探测到猎物,还可从以用来发出警告。
尽管眼镜猴身怀诸多独门绝技,不幸的还是无法逃脱人类这个最大的天敌。随着森林砍伐、过度捕杀和农药使用日甚一日,它们的处境越来越困难,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另外,在动物园或救护中心,参观的游客因为好奇常常会触摸在树上休息的眼镜猴,或者近距离地给它们拍照,这些都给眼镜猴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有时候甚至导致死亡。李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