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自1994年以来,国际民航至少有4起坠机事件很可能是飞行员的故意行为——1994年摩洛哥王国一家ATR42飞机、1997年新加坡一架737飞机、1999年埃及一架波音767飞机以及2013年11月莫桑比克一架F190飞机。去年发生的马航MH370航班失踪事件,也有人提出了是飞行员故意所为的猜测。
这些事件发生后,舆论认为,尽管完善驾驶舱流程(比如要求至少有两人必须同时当班)和加强对飞行员的心理评估十分重要,但采用高科技手段防止机组成员或塔台控制员的蓄意破坏同样重要,甚至更为迫切。
事实上,“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各国均加强了反劫机技术的研发,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如俄罗斯研制的一种主动式机载飞行安全保障系统,能在飞行过程中获取机组人员工作状态的信息,分析机舱里包括乘客举止在内的各种情况,监督飞行员的驾驶状态。一旦飞机遭到恐怖分子劫持,或发现机上人员有异常行为,哪怕他们控制了地面飞行管制中心,也能防止其在空中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自动管制器将切断驾驶电路,让手动操作失灵,强行接管飞机,使之转入安全驾驶状态,并及时报警。然后,飞机便会自动降落在距离最近的备降机场。又如美国技术巨擘霍尼韦尔公司,为电传操控飞机开发了一种自动矫正系统。该系统没有为飞行员提供音频或视觉警告,也无须像过去那样只有经机长允许才能接管飞机,而是在必要时能自动获取飞机的控制权,以躲避高楼或高山。……遗憾的是,这些新技术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类似的原本可以避免的事件才接连不断地发生。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设计师们还从改进黑匣子方面动脑筋、想办法。寻找失事飞机黑匣子的过程有时极其漫长,甚至根本找不到。空中客车公司计划用一种安装在机身外壳、随时可抛射的黑匣子来解决这个难题。改进后的黑匣子,除了可将水下工作时间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90天外,还针对飞机意外偏离航线的情况,改进了与地面的数据传输状况,即将飞机坠毁后才自动启动的应急定位发射机,改进为在有数据表明飞行状态不正常时就启动,及早报警,以便于地面管制中心对飞机进行操控。据悉,这项计划目前已在A350和A380这两种大型飞机上试行。 王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