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图文并茂的书,读起来最有味道的部分,往往是书中的图说。小一号的楷体字,穿插于正文与图片之间,犹如黏合剂,在概述文字的清晰明了与图片信息的丰富驳杂之间建立关联。从这个角度说,杨健、郝一舒夫妇编著《邮票上的英国文学》,着实值得尊重。
《邮票上的英国文学》,顾名思义,就是以邮票来解读英国文学史。不过此事真做起来,并不轻松。文学史作为专业史一种,其编著工作历来被学界视作难度系数颇高的差事。而以邮票说史,属于冷知识密集型操作,执行者需有化琐碎为神奇的能力。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且你得把兴趣升格为学问。
所幸杨健夫妇就是此类人,在《邮票上的英国文学》一书中,他们以海量邮品为材质铺就了源远流长的英国文学史,于方寸之间诠释着它的人文主义传统、现实主义倾向和经验主义特质。杨健夫妇并不是“主义”的简单垒砌,而是以问题开道,在细微处见真章。让这本书显得鲜活而生动的,是书中1000多幅邮品图片。
通常的文学史编撰,是以时间为轴,人物、作品、评介,枝蔓横生,一贯而下,面面俱到。《邮票上的英国文学》没有按照这个路数,它称得上是一种另类的文学史写作。编著者从英国文学之树上选取了几处重要的树杈,他们是莎士比亚、奥斯汀、狄更斯、勃朗特三姐妹、卡罗尔。而后,由树杈上摘取几枚硕大的果实,也就是上述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予以深入剖析,并辅之以相关邮品。这些邮品出自世界各地,形式多样,包括首日封、纪念封、明信片、小全张、小本票等等。为每件邮品旁配发的文字,贯通文史,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令人耳目一新。
譬如,在介绍莎士比亚生平的章节中,编者选取了一枚波黑共和国于本世纪初发行的小全张。在画面中,一弯湖水波澜不惊,岸边树林透射倩影,两只天鹅牵动水纹,流光溢彩碧波粼粼。可此处的天鹅与莎士比亚何干?原来莎士比亚的诞生地斯特拉特福,蜿蜒曲折的埃文斯河贯穿小镇,河上有姿态优雅的天鹅悠然漫游,而“埃文斯河上的天鹅”正是莎翁年轻时的美称。
又如,在介绍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的章节中,编者呈上了一幅前苏联时期发行的明信片。画面是俄罗斯画家索科尔尼基于1879年创作的画作《秋日》,松柏树林苍翠葱茏,落木稀疏枯枝满地。小径幽深通向何方?原来《秋日》取材自《简·爱》,一往情深的家庭女教师正走在去往费尔丁庄园的路上,她要重返故地寻访曾经的恋人罗切斯特。
上述别开生面的解读,在《邮票上的英国文学》中可谓比比皆是。也正因为这些配图文字,使得读者能以更随性的姿态开卷。你既可以从头至尾地通读,也可以“风吹哪页读哪页”;你既可以依据目录选出你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从一枚吸引人的邮票出发,探寻寓于其中的稀奇古怪的掌故。
文字工作者大抵有这样的经验:欲求读者会心一笑,于作者而言,多半意味着一次挑战难度的写作。而要将英国文学史搞得不那么枯燥乏味,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编者要花更大的心思来梳理、甄别和揣摩。《邮票上的英国文学》里1000多幅图片,以及精彩的配图文字,联想到凡此种种居然出自一位从事环境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之手,怎不叫人叹服?
开启英伦文化之旅,《邮票上的英国文学》堪称最佳的邮资凭证——由本书编著者杨健夫妇出具。而另一位杨健,同名的书评人,谨以此文表达对编者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