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泄露
据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网络黑产研究专家毛晟斌介绍,一是用户信息的泄露,黑产团伙会利用信息欺诈与敲诈,前不久在“果粉圈”引起较大反响的“苹果锁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据介绍,用户手机被锁就是因为Apple ID绑定的邮箱和密码在钓鱼网站上被窃取。Apple ID被盗后会引起一连串的蝴蝶效应,黑产团伙不仅可以窃取云端的通讯录、照片等个人资料,还可以更换ID,远程控制手机。
支付类病毒侵害
其次,手机木马愈发猖獗。据了解,2015年新增的支付类病毒超过32.6万,全年被支付类病毒感染的用户高达2505万,平均每天就有81000多人遭受支付类病毒的侵害。腾讯移动支付与金融风险管理高级总监李鸿表示,当前移动支付领域的欺诈正逐渐向技术化诈骗转移,犯罪分子无须花费时间去诱骗受害人转钱,而直接通过伪基站发送各种冒充10086、银行或亲朋好友的木马短信。在用户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之后,手机木马随即植入用户手机,盗取用户个人信息,拦截转发短信验证码。不法分子用这些信息登录电商平台购物并实现盗刷。
盗用用户头像
再次,目前越来越多的网络黑产分子开始借助社交关系链来进行假冒欺诈。他们在黑市上购买到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和通讯录后,会盗用用户的头像和名字,假冒成本人在其社交圈内行骗。比如,伪装成某公司老总,并在社交平台加其员工为好友,命令员工给特定账户转钱。过去的一年里有不少公司财务人员遭受了此类网络欺诈。现正值年末各公司清账时间,专家提醒企业财务出纳人员尤其注意此类新型诈骗形式。
报告还显示:2015年移动支付七成以上被侵害的用户为男性,年龄集中在19-35岁的青年群体。而资金受损严重的地区集中在南方,除资金受损最严重的北京排第一外,第二名到第五名依次是重庆、广州、深圳和上海。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