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去年8月底赴纽约举办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音乐会,不仅是配合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完整编制的职业交响乐团第一次登上联合国总部舞台,更是“一团一策”推行以来创新演出形式、打造适合不同环境演出版本的范例。一年一度的市级国有文艺院团考核日前在沪举行,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百部精品的目标,各院团围绕“一团一策”,推出创新举措,在出精品、出人才的同时,也让更多观众既能欣赏到殿堂级的演出,也能在家门口、广场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合看到多样化的演出……
奋斗目标 百部精品
为了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市委宣传部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百部精品的奋斗目标,各院团着力激励精品创作。首先,各院团都建立了艺术委员会制度,并设立了艺术总监(艺术指导)岗位。
已推出的多部精品均获得了各界的认可。其中,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项目的有京剧院的《春秋二胥》、歌舞团的民族舞剧《朱鹮》、歌剧院的音乐剧《国之当歌》、民乐团的民族管弦乐《大音华章》、爱乐乐团的交响乐《使命》、杂技团的杂技剧《小龙飞天》以及戏曲中心的话剧《富春山居图传奇》。歌舞团群舞《傣家的女儿傣家的雨》入选小型舞台剧(节)目和作品资助项目。上海歌剧院的音乐剧《国之当歌》入选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
与此同时,不少作品在国内外也获得重要奖项。木偶剧团的海派木偶剧《偶·韵》获第四届俄罗斯鄂木斯克“金小丑”国际木偶艺术节“评委会特别奖”;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获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最佳剧目奖”“编剧奖”“舞台美术奖”“造型设计奖”。京剧院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获国际3D先进影像协会“金卢米埃尔奖”……
人才培养 一人一策
在出精品力作的同时,演艺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改革中的亮点。上昆推出的“昆曲学馆”邀请全国各地昆剧名师来沪教学。评弹团选派优秀中青年演员当老师,落实“一对一”结对带教。京剧院为王珮瑜、金喜全、傅希如、蓝天等4人制定了“一人一策”培养计划。在本市院团中率先推出“艺衔”制度的歌舞团,重点对“独舞”和“领舞”进行了细分,从而形成了首席、独舞A、独舞B、领舞A、领舞B和群舞并举的六个“艺衔”等次,既确保了拔尖人才的培养优势和引领效应,又扩大了骨干人才队伍基础,夯实了舞蹈人才梯队。
文广演艺集团则推出了优秀演艺人才“红名单”。演艺集团每年投入奖励资金300万元左右,奖励或扶持演艺人才,根据类别由2万元到5万元不等,内容包括学习交流、成果展示、人才培养、项目激励等多个方面。2015年,演艺集团的第二期优秀演艺人才(红名单),分行业领军人物、拔尖演艺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青年演艺骨干四个类别,共计88人。
深入生活 心系观众
“一团一策”明确,各院团要深入生活、扎根于民,把最好的作品献给人民。去年7月,民乐团启动《传统民族民间音乐采风及创作计划》,赴新疆学习和感受当地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乐器,乐团今年的主要创作项目《我们新疆好地方——双城协奏音乐会》获得广泛赞誉。话剧中心在创作“大飞机”题材过程中,编剧深入商飞公司数月,体验飞机设计、制造者的生活,为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福会儿艺的演职员们在艺术实践中焕发出热情,学生场演出52场,下乡下社区下学校等基层演出93场。在本届上海国际儿童戏剧展演中,他们还与群艺馆合作,送戏送文化。歌剧院与教委合作于上海五大剧场推出《中外经典歌剧与艺术歌曲音乐会》《艺术赏析讲座》和《大师课堂》歌剧普及活动。芭蕾舞团将公益演出票送进上图、杨浦区建新居委会等13个社区;邀请残疾人艺术团、浦东新区盲人协会、陆家嘴特奥社群联盟的特殊人群走进剧场观看演出……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