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三位数学教师赴英执教,感受中英基础教育差异~~~
上海三位数学教师赴英执教,感受中英基础教育差异~~~
上海三位数学教师赴英执教,感受中英基础教育差异~~~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三位数学教师赴英执教,感受中英基础教育差异
“英国中小学生补课还蛮多的”
王蔚
英国学生在课堂上讨论
英国老师可根据自己喜好布置教室
胡轶群(中)在布莱顿的Chailey School任教7年级和8年级 徐昊(左)先后在Dorset郡的两所学校任教8年级,一所是Twynham Teaching School,另一所是Purbeck School 林徐劢(右)在诺丁汉的Minster School任教7年级和8年级
  首席记者 王蔚

  去年8月间,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一部“中国式教学”纪录片,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片中出现英国学生因无法适应中国教师高强度的教学而被训哭的场景令人感叹。由此引出热议不断——英国教育真“没落”了吗?英国中小学生在学习上真的松松垮垮吗?

  经过层层选拔,2015年11月1日至28日,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三位年轻的数学教师胡轶群、徐昊、林徐劢,作为中英数学交流项目的第三轮交流互访者前往英国短期执教。近日,记者对话三位老师,聚焦英国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中英基础教育究竟有哪些是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

  难度稍低 广度很大

  “不要以为英国的中小学教材很容易,学得很浅,学科程度要比我们低好几个年级,这都是误传。”这是三位老师的共同感受。

  胡轶群老师教7年级和8年级,他们的教材里已有立体几何和概率计算的内容,这是中国要在高中才学的知识。总体上看,英国的数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甚至带有科普教材的味道。“我发现,英国数学教材面非常广,但编排上与国内相比不够系统。以分数为例,他们从1年级开始初步涉猎,直到8年级时才全部学完。我还发现,我们的数学练习和考试十分重视看学生的演算过程,而英国则看重的是结果,直到像中考这样的重要考试时,才要求学生写出一个简约的演算过程。”

  除了数学课,三位上海老师还留意了英国其他学科的特点。林徐劢说,她注意到当地中小学的劳技课分为三种:一是设计类课程,二是电子类课程,三是技术类课程,远比我们的劳技课要复杂得多,而且也更有技术含量。比如,劳技专用教室里会有车床供学生加工各种零件;比如,会要求学生用激光刀切割板材,然后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六角形的笔筒。她还见过有一道劳技作业是要求刀切洋葱和炒洋葱,这是7年级的作业。英国的7年级相当于我们的5年级。

  英国中小学生上午8时45分上课,下午3时20分下课放学,一天5节课,法定的在校教学时间与我们差不多。他们课间没有休息时间,还需要走班换教室,上午两间课后有一个茶歇。下午放学后则是社团活动,兴趣活动还是蛮丰富的,体育、音乐、科技都有,还有学生自带乐器排练节目。至于像“一课一练”这样的东西,三位中国教师表示“在当地还真没见过,也没听说有英国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

  允许落后 不逼冒尖

  “学了奥数后究竟派什么用处?为升学?”“考了状元将来又在干吗?是多赚点钱还是有其他的大作为?”……留给胡轶群老师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我们中国孩子的学习到底有多少是出于兴趣。

  他说,英国教育是典型的金字塔形,底部做得很大,里面包容着的中小学生占绝大多数,尽管在底部,他们学得也十分自由自在,而且很舒心,所谓的难度和比拼力度,是要随着金字塔的攀升而逐渐提高的。所以,英国并不是拼命鼓励孩子都要往金字塔顶端攀登,每个人只要在塔的任何部位找到适宜的位置就行。而中国的教育则好像恰恰相反,我们是倒金字塔形,都不想把孩子放在底部,都要往高处攀,提出的口号是“一个也不能落下”,甚至不允许落后,这样的逼迫式教育所带来的后遗症早已显露无疑。

  徐昊和林徐劢各举了一个例子。有位英国同行的女儿被录取进了牛津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没多久却提出要转学,理由是“不喜欢,没兴趣”。还有一位男生也是考进了牛津,却又放弃了,宁愿去一所档次低一些的大学,这位男生很有个性,理由竟然是牛津在面试他时出了几道高难度的题目,虽然他都回答得很不错,但却认为这些“难题”是应该用来考私立高中学生的,而不是用来考像他这样的公立高中毕业生的,所以牛津的选人标准有问题,教育理念与自己的意愿相差太大。

  照样月考 照样补课

  “都说外国中小学生学得很轻松,没有压力,没有补课,没有课外练习,很少有测验和考试。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对于记者的提问,三位老师都表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林徐劢说,英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一节课上完,整个班级平均都能达到上海学生的水平。英国学校也有月考,也是一个单元结束测验一次。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试卷是老师自己出的,各班均不相同,总分不一定是100分,有时会50分,有时会30分,还有总分64分的。原来,英国老师才不管卷面一定要凑足100分呢,他们只管自己出了几道题,只管给每道题一个分值。

  胡轶群说,表面上看,英国教师布置作业比较随意,可以布置也可以不布置回家作业,但对于差生,他们也一样会抓得很紧。以数学组为例,老师们也会经常开碰头会,研究年级里哪几个后进生要重点关注。

  林徐劢发现,英国学校里会有一间间的“1对1”专门教室,原来这是专供补课用的。她说:“英国的课一般是60分钟一节,教师往往用前20分钟讲课,后40分钟做练习。这时,你会发现,当别人在做练习时,有个别没听懂或跟不上的,当然也包括一些残疾或智障的同学,会被请到专用教室,另有老师在那里对他们进行‘1对1’的辅导。”

  不搞家访 却搞家教

  在英国当教师也是件苦差事。他们一般会兼教几个年级,很少有只教一个年级的,这样的跨年级教学使得他们的备课量很大。据三位上海老师打听来的情况,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年薪一般在5万英镑左右,扣掉税收,到手的钱大约在3万多英镑。但徐昊说,她感觉英国教师做家教补课似乎是合法的事情。林徐劢也发现,英国中小学生课余补课的还是蛮多的,甚至还有本校的老师主动向学生发名片,上面写着他们所兼职的补习机构的信息。

  徐老师说,英国老师对学生的成绩也抓得比较紧,虽然没有家访的要求,但与家长的邮件沟通却是极为频繁的,有时还会打电话交流,但把家长请到学校来的情况则少见,往往只有遇到严重问题了才把家长喊来,比如这个学生要面临退学了。英国学校也会开家长会,而且还会开到半夜三更,家校互动得还挺热烈的。

  胡轶群说,英国学校与我们不同的是,除了实习期的教师要听课一年,其他教师之间是没有互相听课的习惯的,他们不愿把自己的教学长项和独到之处展示给同行,更多是喜欢批评别人的不足。但林徐劢说,其实英国教师私下里还是很敬业认真的,他们的教具十分丰富,许多就是出自教师之手,而且他们还会自己花钱去买网上的课件,学校一般不会为教师支付这笔钱。

  一间教室里竟养了一条狗

  去了趟英国,虽然时间不长,但英国学校和英国教育的优点,特别是一些细节,还是深深地印在了三位上海老师的脑海里。

  “我看到有一间教室里有一条狗,是学校饲养的,是专门用来陪伴孩子的。有些孩子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但与小动物交流却很自在,只有与小动物呆在一起时才自然、安静。因此,学校就专辟一间教室,让这样的孩子每天与小动物相处一段时间。”胡轶群说。

  “我看到有一位退休女老师会一周来学校一次,辅导11年级毕业班的4名学生,而且是一对一轮流辅导,完全是义务的。这名教师有着30多年的教龄,已经76岁了,回校当义教是出于对教师工作的真心热爱。”徐昊说。

  “英国同行羡慕我们每门学科都设一名课代表,他们老师有事情要通知,就得亲自一间间教室跑去说,而且英国学校是没有广播的。英国虽然没有班干部制度,但每名同学都以争当志愿者为荣。遇到重大活动,临时的志愿者岗位遍及校园。我还有幸看到同学排演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而且是要卖票的,也是志愿者在张罗。圣诞节前,学校组织的一项活动是学生厨艺比赛。学校认为,排戏、掌厨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作业。”林徐劢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广告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英国中小学生补课还蛮多的”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6“英国中小学生补课还蛮多的” 2016-01-19 2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