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坐在窗前的椅子上,身着格子衬衫、活力十足的让诺·潘恰德看起来比他带来的那些二三十岁的演员年长不了几岁。让诺从小喜欢体育和马戏,曾进马戏学校学习,18岁开始跟着各个不同的团队在加拿大全国巡演,一直到27岁让诺才加盟著名的太阳马戏赴日本演出《魅力(Fascination)》,同年,他以一个自行车车技节目获得了世界杂技界重要赛事法国明日杂技节的铜奖。只在太阳马戏呆了一年,让诺就自立门户创办了炫光马戏工场,迄今已有二十多年了。问他为什么要离开太阳马戏,他答道:“我想有一个自己的马戏团。”
从第一个与团队同名的作品《炫光》开始,到将来上海演出的《大都会》,二十多年里炫光已经有11个作品问世,在这些作品中,让诺总是在不断寻找马戏表演的各种新的可能。看过《大都会》宣传片的人不难从中看出些音乐剧的影子,对此让诺表示是希望能吸引更多的观众群体。因为让诺喜欢音乐,所以炫光马戏的作品有把摇滚乐队请上舞台的,有把交响乐团请上舞台的,正在巡演的另一部作品则是融入嘻哈音乐和街舞。让诺认为,音乐在一部作品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此外,他表示马戏演员还应该接受一些戏剧表演、芭蕾等的训练。在说到中国杂技演员时,他笑称:“技巧方面他们就不需要再提高了,因为他们已经是最好的了。但是他们应该上一些表演课、芭蕾课,学会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学会怎样更好地在舞台上演出,而不只是进行技巧的表演。”
炫光马戏的作品几乎都是跨界的,融入了各种艺术样式。让诺介绍说,这次《大都会》中表演的滚圈就是炫光马戏首创的,是炫光马戏的另一位创始人丹尼尔·西尔从呼拉圈里得到的灵感。“我们年轻时喜欢玩呼拉圈,他觉得人是不是可以在圈里转。他试了很多次,也失败过。”最终这种表演被以原创者的名字命名为“西尔轮”,如今这一表演项目已经在各个杂技团队的表演中都可以看到了。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