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郁的天、模糊的脸,孩子们伏在凳子上答题的身影楚楚可怜……连日来,河南安阳地区空气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连续爆表,林州市教体局向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下发停课通知。然而,林州市临淇镇一中不仅没有给孩子放假,还组织几百名学生在操场上考试。
因为冬天里的一场雾霾,多地相继启动红色预警;在饱受雾霾困扰的今天,那些全然不设防的孩子遭到的伤害毋庸赘言。尽管旁观者心急如焚,但在学校管理者眼中,这却只是一桩“小事”——虽然教育部门已下发停课通知,学校仍固执地安排学生参加考试,原因只是“组织都组织了,就考完吧”。因为学校已经组织了,即便雾霾爆表,也要将考试进行到底,隐藏在话语逻辑背后的,是对学生权利乃至健康的习惯性漠视。
针对雾霾天在操场考试,舆论抨击的着力点大多集中在雾霾天。其实,无论是否雾霾天,操场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荒诞的场景,但类似的场景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寒冷的冬天,即使没有雾霾,户外活动对身体也是一种不小的考验,遑论那些静坐操场答题任冬日冷风吹的孩子?近年来,学生在操场上考试的事不时见诸报端,但多半都是片刻喧嚣之后便再无下文。无论是学校教室紧张,还是为了“防止作弊”,学校都没有理由拿孩子的健康为管理疏漏“打补丁”。从这种意义上说,操场考试本身就是学校管理中的“雾霾”,只不过容易被忽视而已。
学校管理者眼中的“小事”,还体现在对待教育主管部门和媒体记者的态度上——面对停课通知,学校不以为然继续组织考试;面对记者质疑,校长满不在乎随口扯谎。学校本是教书育人之地,但却充满了对权利的侵犯和轻描淡写的谎言,浸淫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堪忧的不只是学生的身体健康,还有他们的精神状态。由此引出的问题是,停课通知是为了保障孩子的权益,但关键在于通过监督机制将制度善意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层层转发通知的形式。
处在被侵犯和伤害的境地的学生,除了寄希望于主管部门加强监管之外,学校管理者也有必要搞清楚,教育的以人为本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而不是对考试的追捧。此事曝光后,临淇镇一中校长已被停职,相比起个人追责,改善学校内部的教育生态显然更加重要。同时还有必要指出,在雾霾天气将中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对这种灾害的无视,就是对学生健康的藐视。无论是社会各行各业,还是教育系统,都应该对雾霾天气预警有应对方案,尤其在如何保护人方面,还需进一步细化举措,并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