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社区警务室是社区民警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平台,是社区警务工作融入基层组织、融入社区群众的基础,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从今年4月初开始,芷江西路街道先后选择交通公园和复元坊等3个社区作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试点。街道老旧小区多,居委会办公条件普遍较差,面对实际困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全力支持,分管领导带队走访,街道平安办、派出所到辖区18个居委会逐个实地查看,同时与相关部门、科室协调,为每个居委会的社区警务室定制个性化建设方案。5月底,该试点的建设工作顺利完成。随后,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工作在辖区其余15个居民社区全面启动,并全部提前完成。
社区民警在居委会有了相对独立的固定空间接待来访群众,可以第一时间处置、化解各类社区矛盾,更好地开展人口管理、安全防范、群众工作、矛盾化解、便民服务等各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效能。社区民警通过网格图对社区人口、周边环境、治安情况等做到了如指掌,社区警务室去向留言板标注了社区民警的工作日期与去向,居民普遍反映说,自从社区警务室开始建设以来,小区里的见警率提高了,大家心里也比以前更踏实了。
洪南山宅居民区一户居民因为楼上邻居养的狗夜半走动与叫声而难以入眠,屡次拨打12345求助,由于楼上邻居为租客,居委会多次调解未果。社区民警张毅接手处理此事后,分别约谈了房东、租客及投诉的居民,向房东和租客宣传《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并建议楼上养狗租客铺设地毯,减少宠物对邻居的干扰。经过耐心劝导,租客表示今后一定看管好自己的狗,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新赵家宅居民区两户居民,在危房改造过程中因采光、通风等问题,两家老人起了争执,两位老人的子女也因此大打出手。居委会干部知悉后,及时与社区民警吴方云一起上门协调。一方面向两户居民解释危房改造的必要性,一方面指出双方的打架行为肯定是不对的。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老人和子女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大家握手言和。
居民李某曾在上世纪80年代被判刑,出狱后思想包袱比较重,一直没找到工作,而李某父亲身体一直不太好,需要长期吃药。社区民警吴方云主动关心,经常走访李某家庭,与李某沟通交流,对其进行思想开导。同时,积极协调社区、街道为其找工作,使他感受到生活的希望,帮助他积极融入社会。目前,李某已经就业,思想上也有了很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