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新事物值得鼓励,变革大潮下也意味着机会。
特斯拉被视为新造车势力可行性的证明。主打平民化的Model 3仍然有45万辆的待交付订单,美股市值超越通用。超跑Roadster以1.9秒破百狠刷了存在感。不能否认,在出行转向电动化的过程中,特斯拉起到不小的推动力。
对于特斯拉这家明星企业而言,决定其生死的,不是Roadster能够实现1.9秒破百,而是持续、大量、稳定地输出像Model 3这类大众化的产品。
有人说,传统车企对待出行电动化,是大象转身。事实上,并非所有大象的转身都显得仓促。以日产为例,尽管其在燃油车产品的地位称得上成功,但却在电动车的研发、制造上保持持续的迭代。
这个开端甚至可以往上世纪的1947年探源。那一年,日产为合作伙伴东京电动汽车公司生产适合民用的TAMA电动车型。 到了2010年,采用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的聆风甫一上市,便大受欢迎。
2018年4月25日,东风日产正式发布第一款国产纯电动汽车——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作为其首款国产的纯电动产品,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的定位值得细究:专业纯电家轿。
作为第二代聆风的继承者,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诞生于E-Platform源生电动车平台。日产过去70年在电动化层面的技术积累,使得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拥有高效的三电表现。综合工况续航里程达到338km,并创下同级领先的百公里综合工况电耗13.8kWh。
同时,配备的LBC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对电池进行实现监控,防止过充、过放,更加有效地管理电池的运行状态。
毫无疑问,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是聆风先进电动技术的转化。然而,日产并没有把这种技术转化成中大型轿车或是SUV这样的产品形态,而是一款家轿。同时,也并没有直接引进第二代聆风,而是通过轩逸将这种电动技术进行转化。
因此,我们可以笃定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的发布是延续了日产在电动化层面一贯的经营思路:通过不断迭代的电动化技术去解决市场对于电动车的核心痛点。
其一,随着SUV销量增速的回落,更多的消费者将回流至轿车市场,尤其以紧凑型家用轿车最受消费者关注。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核心点在于:使用的经济性。
其二,在紧凑型家用轿车市场,轩逸一直拥有相当不错的市场口碑。比如越级的空间,比如温馨舒适的内饰。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的轴距达到2700mm,同时在配置方面,延续了轩逸一贯的丰富度。
正如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所说,“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是东风日产对未来出行构想的开始,也是日产智行科技在中国市场的重要落子。“回到文章的核心,出行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如何使出行电动化更好地落地,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问题。新造车势力颠覆的决心固然值得敬佩,然而站在消费者自身的立场,类似于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这种能够解决需求痛点的产品,才是他们最为期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