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有无好报?这问题因几起令人遗憾的社会个案,一度引起人们怀疑。
助残员张佳鸣身上演绎的“爱的循环”,以具体、生动、真切的普通人故事,告诉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人间自有真情在,做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乐善好施,知恩图报,见义勇为,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民族能繁衍,发展几千年,如没有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基因传承,很难想象的。比起一段时间来社会的种种不良现象,应该说,正义、关爱,互助、扶弱仍是我们社会的主流。人们对一些地方、一些领域道德滑坡的愤慨斥责,本身也是一种积极向善力量的体现。今天本报开设“申城闪光点”专栏,就是希望大家都来发现、捕捉我们这个城市的道德闪光点,让“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与上海人从来不缺的爱心交相辉映,日日闪耀。
做好人有时确也可能遇不公、受委屈,但别人的误判总是暂时的,自己做好人的选择就是道德的闪光。天在看、人心在,只要社会扬善抑恶,制度厚德重法,做好人一定会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