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法治视窗
     
本版列表新闻
“喉宝”二字出现在别家公司蜜饯包装上~~~
“喉宝”二字出现在别家公司蜜饯包装上~~~
“喉宝”二字出现在别家公司蜜饯包装上~~~
“喉宝”二字出现在别家公司蜜饯包装上~~~
“喉宝”二字出现在别家公司蜜饯包装上~~~
     
2012年01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喉宝”二字出现在别家公司蜜饯包装上
是擅用商标还是“强调功效”?
陈炜华 郭剑烽
  广东济公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持有的注册商标“喉宝”,未经许可就被上海某食品公司使用在休闲食品佛手蜜饯上。后者表示,注明“喉宝”二字仅为说明商品有清咽利喉的功效。日前,杨浦区法院判定上海某食品公司已构成侵权,应赔偿损失5万元。

  索赔50万元

  济公食品公司是经国家工商管理局商标局核准的“喉宝”商标持有人,核定使用商品为第29类,包括果酱、果肉、花生酱、话梅、蜜饯。2010年底,济公食品公司的销售人员发现,沪上有“佛手喉宝”发售。2011年1月,济公食品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佛手喉宝”制造商上海某食品公司赔偿损失50万元并停止侵权。

  被告到庭后辩称,“喉宝”一词按照通常理解,有“用于喉咙的产品”“具有显著效果”含义。佛手蜜饯包装明显位置标注了被告公司的商标标识,而使用“喉宝”字样仅是对产品功效的表述,不用于表明商品的来源,且“佛手喉宝”包装外观明显区别于济公食品公司的产品,不会造成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混淆。另外,公司总共销售“佛手喉宝”千余包,每包售价不超过8元,即使构成侵权,济公食品公司提出50万元的损失也过高。

  判赔5万元

  法院认为,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被告行为是否构成对“喉宝”商标在我国《商标法》范围内的“合理使用”。首先,“喉宝”二字确有“润喉效果显著”之意,但与佛手果蜜饯这类商品没有必然联系,提到“喉宝”,公众不会联想或理解为“对喉咙功效显著的佛手果蜜饯”。其次,被告生产的佛手蜜饯属于休闲食品,特别描述或说明其润喉功效,显然不合常理。最后,即便为了描述这款蜜饯中佛手果成分及效果,也完全可以通过包装袋信息标注或广告宣传等方式加以说明,被告在产品包装袋及内部独立小包装袋的醒目位置使用较大字体标注“喉宝”字样,显然已经超出了描述商品特点的合理范畴,难以认定构成对“喉宝”商标的合理使用。因此,法院判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销毁侵权产品。

  至于赔偿数额,法院认为,济公食品公司为合理开支部分提供的公证费发票、律师费发票、交通费凭证及住宿费发票等证据,应予支持;而合理开支以外的赔偿部分,济公食品公司未能提供被侵权期间所受损失的证据,亦不能证明被告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因此最终法院酌情确定赔偿额为5万元。

  通讯员 陈炜华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社会新闻
   第A04版:文娱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04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上海闲话
   第B10版:读者俱乐部
   第B11版:读者俱乐部
   第B12版:读者俱乐部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老公园改造见“上海智慧”
餐厅厨师下班做贼
是擅用商标还是“强调功效”?
一小时三次飞车夺金
270万元欠薪发了 193名农民工笑了
新民晚报法治视窗A07是擅用商标还是“强调功效”? 2012-01-03 2 2012年01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