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测绘院编制的2012版上海地图近日正式发布。其中,既有覆盖外环区域的《公共交通图》,又有覆盖嘉定、松江等郊区中心城镇的《大城区详图》。除了这两份地图,市测绘院正在抓紧《旅游观光图》、《驾车专用图》等专题地图的研制工作。上海曾是中国地图出版的重要基地,编制出版过大量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图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了以地图印刷为主的亚新舆地学会,民间开始出版地图。在前两年的拍卖市场上,曾经出现过190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大清帝国全图》地图册精装本,估价3000至4000元,成交价达到了33600元,内有分省详图二十五幅,当时的售价就达到了大洋四元。
地图在古代被视为版图象征,由官方测绘、收藏内府,社会上很少流传,清末乃至民国期间,民间出版机构相继创立,出版发行了大量地图,包括中、小比例尺行政区域挂图及普通地图集,启动了上海的地图市场。曾经在拍卖市场上出现过一件上海银行上海解款地图,估价1000至1500元,成交价达到了12650元(下图)。地区将上海市区按块划分为一个总行辖区及西门、八仙桥、虹口等十个分行区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民国期间,上海曾是地图制图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编制出版大量涉及世界、分洲、全国、分省(县)的区域性地图(其中主要是全国图与分省图)。上海商务印书馆曾经在1913年出版过一张《新测上海地图》,其完整保留了上海县城原貌,城墙、城门均标注清晰。最为有价值的是记录了民国史上最为屈辱的一次租界扩张——法租界的第三次扩张,较之此前地图,此图真实记录了扩张后的法租界格局,故极具史料价值。
上海编制的地图集可分为普通、专题及综合三大类。少量着重反映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专题图集,则由政府主管部门及专业单位编制,内部使用。像民国时期有《上海电车线路图》、《上海特别市警区图》、《上海特别市工厂分布图》及《上海市公共及长途汽车路线图》等等。这些对于研究当时的人文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肖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