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文广局主办、市群艺馆和收藏协会承办的“海上年俗”展,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届。馆内一层和二层披上红装,显得喜气洋洋。一进入大厅,就能看见新搭建的足有四五米高的石库门大门和骑楼。“楼”内以图片和实物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春节”的百年历史。据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介绍,100年前“元旦”的意思相当于当下的“春节”——意为“新年的第一个太阳”,而“春节”指的是“立春”。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从1912年起采用公元纪年,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春节”就成为农历初一的称呼。图示展板从这一刻起,延伸至1922年上海党组织发贺年片、1932年淞沪抗战时蔡廷锴将军在农历初一写的日记等。
新的一年是龙年,与龙相关的艺术品和收藏品成为展览重头戏。雕工精美的景泰蓝香薰炉熠熠生辉;玉器“九龙璧”虽然不过比海碗大些,却也气势恢宏。此外,有着“卧龙”“龙泉”等地名的明信片摆满一桌,也体现出收藏者的眼光、心思和趣味。展览免费开放,将持续至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