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主席骑车从我们弄堂穿过
陈竹林
  陈竹林

  天水路源茂里总弄长200多米,189个门牌,8个过街楼,在上海,这样长的弄堂,这样多的过街楼,应该说不多见的。与天水路周围的其他房子相比,源茂里的房子算是比较正气。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我搬到这里。当时住在我们23号里的日本人,是一个知识分子,我来的时候,他已经在打包准备撤离回日本老家。 

  我们源茂里有40多幢房子,是国民党中央银行的职员宿舍,因为当时我和我爱人都在中央银行工作,所以我们住的房子,是中央银行分配的。一般一幢房子基本上住两户人家。由于是同事,隔壁邻居大家关系都是不错的,但是不经常走动,因为银行里面有派系,所以彼此底细不太了解,也就是一般的打打招呼罢了。 

  源茂里的整个生活状况,还算比较可以的。为我们的安全起见,银行特地在弄堂大门口搭了一个棚,有专人值班,晚上睡在棚里,从早到晚,弄堂里比较清静。逢年过节,中央银行会派车送东西来,包括糖、米、油等日常食品,每户人家都能领到一份。所以我们弄堂里,小商小贩很少光顾,因为几乎没有生意可做。 

  我爱人小的时候,住在卢湾法租界,在长乐路的弄堂里长大。所以谈起往事,她常常会对我儿子说,那里的人层次比较高,生活条件好,小孩白相的游戏也比较高档,比如说溜冰车,打篮球、羽毛球。不像虹口属于下只角,游戏也比较单调。但我不太同意她的说法,我觉得我们源茂里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孩的游戏比不上长乐里那样西洋化,但我们弄堂里孩子的玩具都是自己制作的,这对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有好处。 

  刚才我说过,由于银行派系关系,以前大家不太来往,所以底细都不太清楚。到了“文革”,弄堂里接连有人被抄家,被 

  批斗,有些秘密大家都晓得了:37号住着国民党的杭州市长,看上去文质彬彬,见到人未开口先笑;30号住的日本人,是一个造船工程师,走路很怪,他一般沿着弄堂边侧身弓着腰走路,看到熟人便点头哈腰,极其小心翼翼。这都是“文革”中才知道的。 

  源茂里南进口是天水路,北出口是贯中路,贯中路旁边是香烟桥路,上海益民食品厂就在香烟桥路和贯中路上。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江泽民主席,在益民食品厂当领导时,他经常骑着自行车从我们源茂里穿过。我们弄堂里许多人,都认识江主席,他非常质朴、和蔼,经常会与人打招呼。直到现在,老人们提到江主席,都会有一种亲切感。还有一件事,也是老人们津津乐道的,那就是益民食品厂生产的棒冰、雪糕、冰淇淋等冷饮包装上,都有一只红彤彤的火炬商标,据说这是当年江主席亲自参与设计的。(葛建平刘莹整理) 

  明日请看《弄堂里糯糯的叫买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民生·财经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A21版:基金专版
   第A22版:教育周刊
   第A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A24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健康生活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心止宁静
“齐之以礼”
理发师
崇明过房习俗
江山无处不物华(中国画)
江主席骑车从我们弄堂穿过
行程万里成一脉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江主席骑车从我们弄堂穿过 2012-01-16 2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