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民参与“爱拍年夜饭”活动晒幸福
~~~市民参与“爱拍年夜饭”活动晒幸福
~~~市民参与“爱拍年夜饭”活动晒幸福
~~~市民参与“爱拍年夜饭”活动晒幸福
     
2012年01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照片一道菜一条微博一份爱
市民参与“爱拍年夜饭”活动晒幸福
本报记者 朱光
■“爱拍年夜饭”吸引市民参加
  民间文化新势力

  除夕下午,记者走进浦东锦南花苑的任菡瑾家,发现170多平方米的房子中20多平方米是厨房。厨房里,她的公公励晓茅正系着围裙在包百叶包。而小任则举着数码相机对着公公取景。“晚上要参加市群艺馆举行的‘爱拍年夜饭’活动,现在正在准备素材……”小任说着,递给记者两张500格的文稿纸:“爸爸很认真,已经把两道‘看家菜’的做法、特点和来龙去脉写下来了……”

  拍成照片传上微博

  从稿纸上看,任家的两道“看家菜”,一是“团团圆圆”,二是“瘦西湖百叶包”。小任透露,公公是家中“主厨”,因为“出身世家”——励晓茅的父亲“是给中央首长做西餐的”。耳濡目染,使得励晓茅一有空就琢磨做菜的门槛:“瘦西湖百叶包,是我10多年前在淮海路的一家点心店里吃到的,去了好几次与点心师傅做了朋友,向他讨教来的;‘团团圆圆’是我自己发明的,肉圆、鱼圆都是团子的样子,胡萝卜、黄瓜取横截面,都是圆的……”在杂志社工作的小任,就像如今大部分年轻人一样,不如父辈擅长厨艺,但是比老人更懂得数码应用。因此,就负责把年夜饭拍成照片,传上微博,参加“爱拍年夜饭”的活动……

  一菜一照现场直播

  “爱拍年夜饭”是市群艺馆里的年轻人发起的活动。他们平常爱拍摄美食,爱上微博,爱分享心情,又受到微博上“随手拍”活动的启发,决定在新春期间发起能同时带动两代人的文娱活动。烧菜的老人和拍照的年轻人一起,晒出美食晒出爱,就是这一活动的主题。同一主题的微博活动还有“随手拍年夜饭”等。 

  从除夕下午2时起到初一凌晨2时,微博上已约有600余幅以年夜饭为主题的照片上传,参与者有1400多人。有的以菜式为主题,一菜一照或几菜一照;有的以家人为主题,不同家人围绕不同菜式各有照片;还有个别家人不能团聚的,以一桌菜来表达思念。大部分参与者都以组照的形式来“现场直播”自家年夜饭的“流程”。 

  在文联工作的“呐喊之美好”从原材料准备起就发图:“原料之中,麻麻(注:网络用语“妈妈”)最喜欢这只红灯笼辣椒,喜庆!”随后是“看爷爷烧菜,真有四两拨千斤的轻松”。随着照片的逐步发布,看出她家的年夜饭菜式丰富而有营养:凉拌黄瓜、双椒虾仁、鲥来运转和菌菇小排汤等等……有的人家年夜饭有十几二十盆菜,有的人因为加班,年夜饭是自带的一个饭盒。晒年夜饭的同时还会带到自家的环境,有的人在豪华装修房里吃年夜饭,也有的人在农村土屋里坐在小板凳上吃年夜饭……

  分享美味分享温暖

  通过年夜饭来抒发生活变化的也十分常见。通过“呐喊之美好”的微博还了解到原来她是一位新妈妈:“结婚N年,每年的年夜饭都分上下半场——上半场婆家下半场娘家。今年小久久出生,年夜饭立刻变成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团圆!”也有网友的妈妈不能做年夜饭,发微博透露几丝遗憾。“周蓓丽”以一壶枸杞茶的图片来表示只有水喝没有饭吃:“妈妈去阿姨家帮厨了,她不在家没年味啊!”“晨露雪阳”则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所有过年时男女老少的心情:“分享图片,分享美味,分享温暖,一起吃饭!”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特别报道
   第A11版:上海闲话
   第B01版:旅游·城市
   第B02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03版:旅游城市/游走都会
   第B04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一张照片一道菜一条微博一份爱
“年味”为什么悄然变浓了?
上海杂技团昨获“金小丑”奖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05一张照片一道菜一条微博一份爱 2012-01-24 2 2012年01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