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肿瘤中医外治法
李雁
  李雁

  外治法是泛指一切口服药物以外的施于体表或从体外施治的疗法,乃相对于内治法而得名。中医外治法中的药物外治是利用熏、洗、敷、贴、滴、吹等方法,将中草药制剂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通过局部皮肤或经络系统的吸收透入,收到局部治疗和全身调节的药理效应,具有简便实用、疗效可靠、安全稳妥的特点。 

  虽然中医外治的种类与方法较多,但不外局部与整体作用两个方面,对于外部病症,主要通过局部的调节机制而起作用,对于内部病症,主要依赖于全身阴阳、气血的调节而发挥效用。 

  1.皮肤局部治疗。就是药物通过皮肤直接发挥其药用疗效,如对肿大的淋巴结及皮肤癌等,常采用本法进行治疗。 

  2.窍道治疗。因肢体的窍道与内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如鼻疗法(包括取嚏法、喷鼻法、滴药法、塞药法、闻药法等),可通过鼻与肺的联络,并通过肺的气化运转而作用于全身。又如脐疗,药物施于脐部,药之气味随气入血,又经经穴达于内部,由血脉运行而布于全身,从而改变五脏六腑的病理状态。再如肛疗法(包括塞肛、灌肠等),药施于大肠,由肠吸收入血,随气血运行全身,这不仅有助于肛门局部疾病如痔、息肉、直肠炎等治疗,而且对于内症亦具治疗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直肠给药是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的15倍。经窍给药不仅是专科施治的主要途径,也是全身施治的方法之一。 

  3.穴位治疗。药物气味可随经脉而作用于全身上下,并通过调节经络的生理功能而调节全身机能。 

  综上所述,中医药外治法可通过以上三种治疗途径,既可对病变局部进行治疗,又可治疗内脏疾病,从而起到综合的调整与治疗作用。 

  中医外治应用范围大致包括:癌性胸腹水;皮肤、五官九窍等浅表部位的癌肿;肿瘤引起的疼痛、肿块及其他并发症状;原发性或转移性淋巴结肿;防治因手术、放疗、化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等。(作者为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财经·民生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法治视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21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A22版:职场方圆
   第A23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迟迟未动的家宴
让农民工有个家
垛田风光
肿瘤中医外治法
手机没电了
今宵灯谜
《相骂》
古城浪漫民居
西门联对春意浓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肿瘤中医外治法 2012-02-01 2 2012年02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