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重视辈分。小辈尊重、爱戴和孝敬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和培育小辈,代代相传,和睦融融。
在戏曲界也讲究辈分,评弹亦然。在评弹界,一些师父给徒弟起艺名,要嵌一个相同的字,以示辈分。著名弹词“张调”唱腔和“张派”弹词艺术的创始人张鉴庭在“文革”前收的学生都是“剑”字辈,如周剑萍、张剑琳、陈剑青、戈剑池、蒋剑敏等,而一代评弹宗师蒋月泉的学生则是“荫”字辈,如王柏荫、潘闻荫、苏毓荫、石剑荫、华国荫等。在吴宗锡主编的《评弹文化辞典》中,用较多的篇幅描述了苏州评弹传统书目历代传人系脉,也清楚列出了一些评弹演员的辈分。
那天,我在乡音书苑听书,第二档是王文耀与曹莉茵说《孟丽君》时,谈起头档毛新琳“张调”唱得好,王文耀讲他是看着毛新琳从小长大的。毛的父亲毛剑虹与他同在新艺评弹团。毛剑虹拜周剑萍为师,而毛新琳则是张鉴庭儿子张剑琳的学生。算起来,父子两人是同辈,是隔房师兄弟。王文耀打趣说,在家里到底是叫“爷”,还是叫“师兄”,我们外人是搞不清了。
更有趣的是评话大师吴君玉的师父是有“活包公”美誉的评话表演艺术家顾宏伯。而顾宏伯晚年又收了吴君玉的小儿子吴新伯为徒。所以吴君玉、吴新伯父子俩则是名副其实的“师兄弟”关系。
有时候辈分高可占得不少便宜。今年春节期间,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的《锦上添花·文广演艺之星陆锦花评弹专场》,“评弹金榜状元”黄海华前来祝贺演出,为他伴奏的则是“阿爹”级(注:苏州人称祖父为阿爹)人物秦建国。因为秦建国是蒋月泉的关山门弟子,而黄海华的师父张君谋是秦建国大师兄王柏荫的学生,这个“阿爹”是顺理成章的。隔了一个节目,主持人高博文说秦建国又做“阿爹”了。秦与陆锦花合说一回《情探》,陆锦花在苏州评弹团时拜吴伟东为师,吴伟东的师父则是秦建国,这个“阿爹”倒是蛮正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