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2012年03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提篮要上场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十九)
  纪连海 

  美国公使伯驾修约失败后,一直没闲着。他对国内一再呼吁,战争,战争,不战争不行,因为大清这个朝廷“一定要反对任何足以将外国的地位提高到接近平等程度的变更”,只有战争才能扭转它的这种反对。伯驾太了解中国了。清政府所谓的外交,就是想在地球上制造出一种奇迹:即使外国把我们打死了,他们也不能跟我们平等。

  问题是伯驾虽然了解中国,但是却不太了解他们美国。一是,美国现在像个出生不久的毛茸茸的小鸡,刚刚参与国际事务,它隔岸观火的孤立主义外交倾向,在以后的日子里才能逐渐显示出来。二是,美国国内因黑奴解放问题而南北对立,闹得势如水火,没有精力与情绪对远东动兵。所以,伯驾建议侵占台湾、舟山,建议用美式文明与民主影响中国走向的建议,在他的政府听来,太不现实了。

  政府告诉伯驾:美国除去为了合法的商务和保护其公民的生命财产之外,根本不打算为其他目的进入中国。美国政府的整个性质和政策必然要将我们的行动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不许我们在那个辽远地区有任何领土扩张或猎取政治权力的野心。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美国政府拒绝英国的出兵要求,只答应在修约问题上与英、法“一致行动”。1857年4月,美国政府派列卫廉(W.B.Reed)为驻华公使取代了狂热的伯驾。5月份,政府给列卫廉发出训令,表明了政府的意图:

  第一,公使驻京,并且可以觐见皇帝,与中国的外交部门保持接触。第二,扩大与中国的商业来往范围,向中国表明,我们只做生意,对中国内政与领土没有兴趣。第三,减低内地税。第四,传教自由。第五,制止海盗。第六,条约所获得一切权益,要和文明世界的所有国家共享。第七,美国不谋求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也不支持它的公民向中国贩毒。最后,上述目的尽力以和平方式达到;要和英法坦白地合作;咱提出坚定的主张,但是要听从中国当局根据他们的公道与政策来决定;如果我们的主张失败,那么下一步怎么做,由政府来决定。

  可笑的是,美国这种对华事务决不动武的原则,中国爱国学者认为它在蹭饭吃也就罢了,没想到美国爱国学者们更着急,丹涅特对于美国没有和英国分享第二次鸦片战争胜利的威名深感遗憾,以至于他如此奚落他的政府的对华政策:“美国特命全权公使奉派赴世界的彼端,手携篮筐,站在树下,期待树上的同伴将果实摇落,甚至还奉命当树上的两个人和果木园主发生纠纷时,出面调解。在国际事务中美国代表确乎从来没有扮演过比这更可耻的角色。”看意思,丹涅特替自己的政府感到丢人,不过如果他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火中取栗”的话,就不会说这么多废话了,甚至,可能夸他的政府具有东方智慧呢。不管咋说吧,美国政府就这样没劲儿,下面,我们看看俄国正在忙什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5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6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缺失斋号
用心写作的韩东
美国提篮要上场
莫名其妙的度假
书法
春寒感怀
红菩提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2美国提篮要上场 2012-03-25 2 2012年03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