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台搬上舞台
一人扮演四人
裴艳玲为“名家名剧月”画圆满句号
王剑虹
■裴艳玲演出昆曲《探庄·石秀》一场景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本报讯(记者  王剑虹)昨晚,东方艺术中心“名家名剧月”以“梅花大奖”得主裴艳玲的“寻源问道”专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上海、浙江、安徽、河北等地的戏曲院团在东方艺术中心相继上演了10台剧目,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曾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精品剧目,昨晚上演的“寻源问道”专场是裴艳玲与名导林兆华合作的作品。

  大幕徐徐拉开,舞台上展示的是后台的景象,化妆的桌椅,挂服装和道具的架子,主角裴艳玲穿着水衣、彩裤亮相。昨晚的演出裴艳玲演绎了京剧、昆曲和梆子戏三种剧种,其中昆曲部分集中了4出武戏中的片断,最能展示这位在舞台上走红数十年的“女武生”的风采。整场演出裴艳玲并不着戏服,也没有化戏妆,仅仅以自己的唱念做舞来塑造人物,林冲、石秀、哪吒、武松4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唱的是同样的“新水令”,韵味却绝不相同,身段姿态也各具风采。昆曲讲究的是有歌必有舞,所以虽然每一出戏只唱一段曲牌,却是且歌且舞,再加上念白,十分吃功。裴艳玲虽已65周岁,但在舞台上字字铿锵、招招利落,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昨晚的演出并无主持人,裴艳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别人接不上我的话”。于是整场演出裴艳玲一会儿唱念做舞,一会儿侃侃而谈,言辞虽然朴素却趣味盎然,不时逗得观众笑声一片。在演《蜈蚣岭》前,裴艳玲一边扎大带、挎腰刀,一边向观众介绍说:“这腰刀是用来碍事的。”武松身上的这些东西都被裴艳玲戏称为“障碍物”,顺势介绍了戏曲演员练功之不易。

  昨晚的舞台没有地毯,第一段演罢裴艳玲就告诉观众地有点滑,演到最后一段,裴艳玲脚下打滑用手撑了下地,演完后裴艳玲自言自语似地嘀咕:“我是紧小心慢小心还是摔了个大跟头。”令人不禁莞尔。有观众在台下关心地问:“伤没伤?”裴艳玲一本正经地答道:“伤没伤现在还不知道。”

  据介绍,今年“名家名剧月”的10台剧目12场演出共吸引观众近万人次,平均上座率8成,5场公益讲座更是场场爆满,现场气氛极为热烈。此外,今年“名家名剧月”还对学生给予了更多优惠,每场演出开始前一小时,余票都以30元的学生票价卖给学生,因而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前来,使得今年的年轻观众比例较往年又有所上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基金专版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二〇一二伦敦书展今拉开帷幕
广富林遗址迎来最大规模发掘
后台搬上舞台 一人扮演四人
《阿丕书记》今上央视
借助多媒体 “江姐”面貌新
新面孔亮相“走马换将”
“花姐”做客“新民艺谭” 话题将是:“转型”计划
“钱多多”要备嫁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5后台搬上舞台
一人扮演四人
2012-04-16 2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