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情动心“说”动邻居动迁
■俞秀英阿婆(左三)今天双喜临门:乔迁之喜加上小外孙女满月,她高兴地向老邻居发喜蛋  本报记者 楼文彪 摄
  本报记者  江跃中  特约通讯员  顾武

  今天上午8时,去年10月《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公布后,本市首个据此实施房屋征收补偿的旧改项目——闸北区青云路537弄居民签约生效,并举行集体搬迁仪式。根据细则,居住困难户可获更多住房保障补贴。因此,青云路537弄居民大多都很支持配合此次旧改。

  截至4月6日,一个月签约期结束,地块居民签约率达94%,远超法定所需的80%签约率。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如此顺利缘于社区居民“自治”有方:他们带头签约主动请缨当志愿者,上门为街坊邻居细算经济账,打消不切实际漫天要价的念头。

  棚户简屋盼旧改

  宝山路街道所辖青云路537弄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二级以下旧里,共有106户居民,户均建筑面积20平方米左右,多数房屋墙面开裂、管道堵塞,一下大雨就漏水,是典型的棚户简屋。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非常迫切。

  今年,这一地块作为闸北区首个旧改项目,被列入市旧城区改建范围。1月初,区政府向全体居民征询改造意愿,同意旧改的达到95.24%,符合细则中“90%以上同意方可进行旧改”规定。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阳光动迁服众人

  志愿者、监督员都是居民们相处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他们对弄内各家人的情况、想法比较了解,做起工作来也有的放矢——

  患肺癌的老刘,与智障妻子、未成年女儿住18平方米简陋公房,生活窘迫。他强硬地提出了安置条件:市区二室一厅、一室一厅各一套,远远超出政策许可范围。沙九妹与他相识几十年,知道他贫病交加、心情不好,不仅时常前去嘘寒问暖,还联系慈善机构提供捐助,令老刘一家十分感动。经过沙九妹20多次的细致分析和耐心劝导,最终老刘终于转过弯来,决定及早签约挑好房。最后,老刘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拿到了闵行区浦江镇上两套一室一厅的安置房。

  居民老朱听说有户人家自己搭的阁楼也算进了征收面积,心中不服,便联合3户同样情况的居民,扬言要将自搭阁楼算进征收面积才同意签约。两位志愿者了解情况后,当即与拆迁公司经理一起带着4户居民前去详查,结果发现那户人家的阁楼并未计入征收面积。阳光动迁公开、公正,在事实面前,4户人家心悦诚服,全部签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基金专版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医苑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民航局调查两起“拦机”事件
本市两机场划定“净空保护区”
豪车进校园,实用还是炫富?
虹口区昨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
动情动心“说”动邻居动迁
公告
新民晚报要闻A02动情动心“说”动邻居动迁 2012-04-16 2 2012年04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