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最近几个月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对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产生缓慢的影响,这对行情进一步造好具有重要意义。
(1)新股“新政”有利于缓解市场的扩容压力。从本质上讲,发行新股就是增加筹码供给。前一段时间,IPO程序公开以后,投资者看到今年排队的已经达到五六百家,这着实让人吸了一口凉气。不过,最近几个月,围绕着新股发行和新股上市制度展开的改革,其实对缓解扩容压力有重大意义。听上去是五六百家,但假定发行市盈率由过去的40倍降到20倍,一级市场筹资规模可能就缩小了一倍;加上在二级市场上对新股炒作施加的强大压力,客观上也使新股的上市价格明显下降。去年平均一只新股上市首日升幅约为80%,而现在也下降了一半左右。将以上两笔账放在一起算,五六百家IPO融资总额先打对折,到二级市场上市后,升幅又减小一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新股扩容对二级市场的压力将大大减缓。这种压力不是体现在上市家数和上市节奏上,而是体现在融资总额和上市总额上。
(2)大幅提升QFII额度,理论上拓宽了市场资金供应的渠道。境外合格投资者制度是从2002年开始推出的。10年下来,实际入市的总额接近250亿美元,其中的大部分是以持有股票的方式而存在。前段时候,证监会会同外管局将QFII额度一下新批了50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十年的两倍。可以说,从理论上和长远发展来讲,市场资金供给的渠道大大拓宽。尽管这些资金会不会马上入市,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至少对市场的心理预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外资开放的大门已经敞开,国内的机构资金总不好意思把筹码在很低的位置拱手让给别人吧。
(3)地方养老金入市已经走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广东省委托给社保理事会1000亿资金,尽管强调这是养老钱,强调要取得稳定的固定回报,但戴相龙前一段时候在海南反复强调,财政部规定的持有股票上限是40%,现在只有20%。而且从长期来看,这20%的股票资产回报要远远高于其他投资项目。广东地方养老金的入市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可以想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还有第二步、第三步。这些对改善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具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地方养老金入市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这也对巩固二级市场的底部有重要意义。
回顾第一季度以来的市场波动,指数的底部从2100多点抬升到了2200多点,这100点的抬升,归根到底是一系列利好措施日积月累产生的功效。由于这些措施很多都是直接针对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而来的,所以,近期的升势尽管缓慢,但却坚定而踏实,走得让人放心。 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