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轮情结
陆骏
  陆骏

  陈俊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邮轮情结”。1975年,他参军入伍,成为上海边防检查站一连的一名战士,经常和外籍货轮打交道,一直想看看“泰坦尼克”那样的豪华邮轮是个什么样子? 

  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9月25日,陈俊接到上级命令,负责瑞典籍邮轮“探险家”号的检查任务,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邮轮。当时上海港还没有建成旅检大厅,邮轮抵达长江吴淞口后停留原地,等待边检、海关、检疫、海事等单位的人员登轮办理通关手续。 

  那天一大早,陈俊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乘上交通艇,与同事们一起奔赴吴淞口锚地。没多久,一个巨大的船影出现在他的眼前,二三万吨的邮轮放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当时的上海港绝对称得上是“庞然大物”。海面上风浪很大,他却只能依靠邮轮上放下的软梯攀爬登轮,一阵大风刮过,能将人像“荡秋千”般摇摆,脚底下已是波涛汹涌的长江江面,让人不寒而栗。

  一上船,邮轮上的管事便迎上前来,热情地招待陈俊一行。邮轮上旅客不多,只有三四百人,但是留给边防检查的时间却并不多,边检人员要在邮轮开往外虹桥码头的途中办理完入境手续。陈俊等人不敢怠慢,马上开始工作。当时,检查工作没有任何技术设备辅助,全凭人工和眼力,所幸他们都是出名的“业务能手”,“严查、细验、盖章、整理”一气呵成,在邮轮靠岸前完成了检查任务。 

  邮轮靠岸后,陈俊的任务还没有结束。由于当时邮轮数量很少,上海港并没有专门停靠的码头,往往是邮轮先停靠码头、旅客下地后,就马上挂靠到黄浦江中央的浮筒上,为其他货轮让开泊位。于是,他再一次带上装备,跟随这条邮轮一起到了黄浦江中央,防止无关人员上下邮轮,这叫做“驻船监护”。船方也派了一名瑞典船员在梯口值班。两人一见如故,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几天下来还使自己的口语水平大为长进。4天后,“探险家”号邮轮离开了上海,给陈俊等边检人员留下了第一次“邮轮记忆”。 

  时光荏苒,一晃30多年过去了。如今,上海港早已今非昔比,同时拥有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和吴淞炮台湾两处标准化国际邮轮码头,边检机关每年检查邮轮超过200艘次,旅客船员超过30万人次,且逐年递增。今年,总吨位达13.7万吨、目前亚洲最大的邮轮、位列全球十大邮轮之一的“海洋航行者”号也将来沪。陈俊早已见怪不怪,心里想着退休后要和老伴一起坐回邮轮旅游,圆一圆自己多年前的“邮轮梦”。

  明起刊登一组《我看“星广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6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视觉周刊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第T06版:财经/百姓沙龙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钱是你的,但资源是社会的
读刘基的两篇名文
次北固山下
花手心
结婚送礼多含义
邮轮情结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邮轮情结 2012-04-21 2 2012年04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