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秋,某电视台来嘉定为文化老人鞠国栋拍专题片,邀我和殷慧芬作采访。鞠老先生假座一家酒店,众人到后,服务员照例为大家泡茶,这时横刺里站出个“程咬金”,说了声“慢”,从包里掏出罐茶来:“泡这茶。”我打量一下,初次见面,是位陌生的中年人。鞠老介绍说:“他叫徐来道,是一家茶业公司的老总。”小徐谦和地笑笑,他知道我和殷慧芬:“早就听说你们俩了!”相互握手之后,茶便成了彼此间的主要话题。
那罐茶产自小徐的家乡——安徽宣城,名为“塔泉云雾茶”。李白曾有诗云:“塔泉尽源水,高峰云雾茶。”说的就是它。
我去过宣城,也喝过那里的不少好茶。著名作家鲁彦周在世时,曾组织敬亭山笔会,殷慧芬回家时带来“敬亭绿雪”,其清其纯让我很难忘。宣城还是我的画家朋友江宏夫妇曾经插队的地方。我们曾驱车转悠一天,为寻找他们当年喝过的“像鸡汤一样鲜”的茶。车轮经郎溪、泾县、广德等地,沧桑阡陌,他们喝“鸡汤”茶的地方终没找到,沿途蔚为壮观的茶园却让我们开了眼界,难怪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宣州”列为重要的产茶地。
宣城的好茶还有不少,如胡适家乡的“金山时雨”,杜牧诗中的郎溪“瑞草魁”,还有产于宁国的“黄花云尖”、泾县的“涌溪火青”、“汀溪兰香”等。“塔泉云雾茶”我是初次见识。小徐说,此茶产于溪口塔泉村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峰山北坡,那里云雾缭绕、泉水不绝,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谷雨前后是采摘的最佳时段。说着,他取一簇于杯中,茶形条状较紧较细,却匀,色呈深绿,有白毫显现。我说:“一般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都以明前为贵,塔泉茶为什么要在谷雨前后采摘?”小徐说:“山高、天寒,茶长得慢。3月中下旬山上还有冰霜呢!”这话不假,有一年3月,我去过纬度相当的大山,山上还下雪呢。
酒店无泉水,用自来水冲泡似委屈了好茶。虽无好水,“塔泉云雾茶”依然飘着很好闻的香气,难怪当年乾隆皇帝有诗赞美:“天生丽质难自弃,离鼻三尺奇香来。”那茶在杯中飘浮,一叶一芽或两叶包一芽,虽在谷雨前后采摘,一入水中却青白鲜嫩,汤色淡绿明亮。有趣的是,叶片舒展开后,叶脉含些许红色,我想这也许是山上霜冻所致。
“塔泉云雾茶”曾被评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多次获名优茶荣誉称号,曾出口英国皇室。如今,小徐所在的茶业公司继承传统工艺,以原产地的塔泉云雾茶为原料,精心制作,奉献世上,实为喜茶人的口福。
由于喜欢“塔泉云雾茶”,临别时,小徐把那罐茶给了我。此后我几乎每天品饮,每当那醇厚鲜爽的滋味在喉舌间回旋时,我不由想,这会不会就是和江宏夫妇在宣城苦苦寻觅的像“鸡汤一样鲜”的茶呢?
壬辰春,江宏夫妇来嘉定,我恰又有两小罐“塔泉云雾茶”,两人一上口就连呼鲜爽。我问:“有一年我们苦苦寻找的‘鸡汤一样鲜’的茶,是不是它?”江夫人说:“就是这个滋味。”一个月后我去他们家,她也以在溪口当地所购“塔泉云雾茶” 款待。我诧异:“江宏画名大,每年春天,朋友、学生送的新茶喝不完,你还自己掏钱买茶?” 她说:“没办法,实在是喜欢那鸡汤一样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