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苏州有一个民间组织“古吴黄鸟联合社”,它的负责人有两位,一位是夏伯壎,一位是柴祖鸿,在苏州豢养黄鸟圈子里,很有号召力。
这个团体的成员,喜欢的就是养黄鸟,这种黄鸟又名黄腾,俗称黄脰或黄头,还有叫黄豆鸟的,苏州人则叫它们将军。清朝有个金文锦,写过一篇《黄头志》,讲的就是这种鸟。
据说驯养黄鸟,始于元末明初。
只有产于浙江嵊县和安徽亳州的黄鸟,才能征善战。1948年6月初,居住在苏州地界的黄鸟联合社社员都收到了一份邀请书,希望大家相会苏城,举办一次黄鸟斗赛盛会。
这次斗鸟会地点设在过云楼顾家的怡园。
顾家的怡园就在今乐桥北,铁瓶巷嘉余坊一圈。南边就是有名的过云楼了。
联合社负责人夏伯壎先和怡园主人顾彦平沟通,征得顾的首肯,勘定在荷花厅周边作为战场。
6月6日,接到邀请的“鸟人”们纷纷来到苏州,其中名头大的有上海蔡文德、王奎吉、蒋福泉,甪直陈桂生、严大森,苏州卜松林,常熟赵荣生、夏楚芳。他们一起来到,颇有华山论剑的味道。
第二天一早,一向幽静闲寂的怡园门口已经像赶集一般,不但有提笼架鸟胸前佩有标记的鸟主前来赴会,还有闻讯前来开开眼的市民,还有摇摇摆摆而来的新闻记者。最忙的,却是怡园对过朱鸿兴面馆老板——朱春鹤。朱春鹤也是黄鸟爱好者,他受夏伯壎委托,负责斗鸟会成员的招待与会场布置。他把店里的八仙方桌都搬到了怡园里,暂时作了斗鸟的擂台。
7日上午9点,怡园的斗鸟会开始了。
一时间,怡园荷花厅上群鸟啁啾,都刹那间静了下来。与赛各路英雄,都事先向组织方“古吴黄鸟联合社”注册组领了“新”“老”的标牌,以及捉对儿厮杀的号牌,九个擂台每台派有监场一人,记录一人,还有裁判员居高临下,严密监视,以防作弊。
但见:“临阵两笼相合,掀开笼衣,将军即跃上将台展翅示威,瞬即隔笼张喙舞爪,互相搏斗鏖战甚烈,上海蒋福泉之常胜将军尤骁勇善战,向对方每乘间蹈隙,猛啄敌方脚爪,使之受创而遁。”这是《苏州明报》记者笔下的战况。
最后,怡园斗鸟会“到会者八百余只,战斗者约一百七十余对,战胜者二十余对,不分胜败者八十余对,结果荣获常胜将军为上海之蒋福泉,姑苏之卜松林,及常熟之赵荣生。”
怡园斗鸟会在欢愉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聚会却成了那个世纪里最后的辉煌。当年记者在报道这次斗鸟会时,也隐隐预感到,此后恐怕盛会难再了。